- 黄雪梅;贺丽;陈德朝;李红霖;杨靖宇;鄢武先;吴科君;吴世磊;邓东周;
为完善若尔盖地区(四川片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以2019年至2022年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和松潘四县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结合文献资料,统计若尔盖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现状。结果表明:(1)若尔盖地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 173种,隶属74科367属,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大部分为草本植物(77.41%);包含51种以上的科有菊科、玄参科、莎草科等6个科;包含21种以上的属有马先蒿属、柳属、风毛菊属等5个属。(2)科的组成上,小科(2~5种)和中等科(6~20种)是构成本区科的主体,占总科数的58.11%;属的组成上,单种属(1种)是构成本区属的主体,占总属数的49.05%。(3)从科的区系成分来看,划分为6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科(39.19%)最多;属的区系成分来看,划分为15个分布型和13个变型,温带成分占总属数73.84%,占比最高,是典型的温带性质。(4)本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共计48种,占总种数的4.09%,濒危物种丰富,孑遗古老。
2023年06期 v.44;No.215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雪梅;黄怡;贾泽旭;陈德朝;
牡丹是传统药材,在缓解镇痉,治疗中风、腹痛等病症上有独特的功效。随着我国药材市场对牡丹丹皮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极端气候出现导致野生资源急剧下降,急需在适宜区域对牡丹进行引种栽培。应用牡丹在中国的分布记录,结合环境因子,通过MaxEnt模型模拟牡丹潜在分布区域,再应用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分析分别得出影响牡丹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牡丹训练集数据AUC值为:0.979,模型准确度高,模拟的效果较好;当前牡丹的高适生区主要呈饼状分布在川东部,面积为23.90×104 km2,占总适生区7.37%;影响牡丹地理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为年降水量;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前提下,牡丹的低适生区面积将出现明显上升的态势,牡丹高适生区面积下降的态势明显,牡丹高适生区质心向东北有不同程度的迁移,其在高CO2浓度排放情境下迁移幅度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牡丹新品种的合理可重复继续开发利用研究与大面积引种和培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6期 v.44;No.215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俊华;刘威君;蒋川东;刘一丁;王凯;谢川;唐艺家;慕长龙;
人工柏木林(Cupressus funebris)是川中丘陵区主要的森林类型。确定其含碳率和生物量模型,对精确估算人工柏木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碳储量,进一步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碳汇大小提供基础数据。通过金堂县、盐亭县野外样地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测试获得柏木整株及各器官的含碳率、生物量(共计采集样株56株),建立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柏木各器官生物量按大小排列为干(46.45%)>根(22.87%)>枝(15.80%)>叶(8.56%)>皮(6.33%)。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为77.13%,地下部分占22.87%。(2)柏木单株总平均含碳系数为0.4903±0.0197。各器官含碳系数按大小排列为枝>干>叶>皮>根。干的含碳系数与根、皮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的含碳系数仅与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的含碳系数仅与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枝和叶的含碳系数仅与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地方柏木各器官含碳系数略有差别,变化幅度为0.44~0.57,金堂县柏木整株和各器官的含碳系数均明显高于盐亭县的。(4)无论是一元还是二元,柏木各器官以及整株拟合效果最好的均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R2范围为0.815~0.939。且全株、地上部分、干拟合效果明显优于皮、枝、叶。(5)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校正IPCC法中碳计量参数,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
2023年06期 v.44;No.215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旭明;李英;廖锐;刘莹洵;郑笑傲;乔江;王宇;王新;刘少英;
2022年3—10月,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专项调查,布设了5条样线48个样方,总计下铗9 226铗次,布设陷阱桶1 687桶次,布设鼠笼60笼次。共采集标本1 299号,经鉴定包含3目6科16属27种。较之以往研究新采集到小型兽类11种。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更高,北坡的小型兽类物种均匀度更高;(2)南、北坡小型兽类优势种有明显差异;(3)不同物种垂直分布区大小存在差异,相同物种在南、北坡垂直分布区大小亦有差异;(4)南、北坡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啮齿目和兔形目。
2023年06期 v.44;No.215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立志;韩震;
定量监测生态质量变化和揭示背后驱动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例,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了2013—2019年上海市生态质量,结合转移矩阵对上海市生态质量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影响上海市生态质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9年上海市生态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RSEI下降率为17.19%;社会经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对RSEI的影响均较强,在单因子探测中,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双因子探测交互作用强于单因子探测作用,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6期 v.44;No.215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钰华;杨桂梅;欧阳学军;贺握权;黄柳菁;
为了研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蕨类植物由29科62属123种组成;(2)科的组成以寡种科、单种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3)从生态类型来看该区以土生蕨类为主,占总数61.78%;(4)蕨类植物区系分布在科、属、种层次都具有明显的热带特征,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的占比最多,含3个中国特有种;(5)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香山自然保护区的联系最密切。
2023年06期 v.44;No.215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炜锐;宋心强;潘翰;程勇;付明霞;刘景怡;张远彬;周材权;杨彪;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2023年06期 v.44;No.215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思泽;刘宏强;黄雪梅;王雪;杨靖宇;陈德朝;
以若尔盖县麦溪乡已实施多年水位提升和植被恢复工程的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重度退化(HD)湿地、未退化(UD)湿地以及不同恢复模式下湿地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轻重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措施均能造成退化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各土层之间的空间分异,但补播草种措施不能显著提升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恢复措施对退化湿地土壤中重组分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综合RDA分析来看,单一补播草种措施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善湿地退化状况,水位提升措施能使土壤碳组分结构趋近于未退化湿地,土壤TN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最关键因子,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恢复的关键指标。
2023年06期 v.44;No.215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硕;李伟;焦春雨;王露露;洪弦;董瑞朋;
以河南省2000—2018年林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矢量夹角模型对河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河南省林业三大产业和总产值的关联度,进而分析其林业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GM(1,1)模型预测和分析河南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及产值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间河南省林业结构变动较大,2007—2018年间林业产业结构较稳定,而在2000—2018年期间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关联度最高,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并形成了“二一三”产业结构发展格局,但在未来十年内,随着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产值将超过第一产业,进而形成“二三一”新的产业结构发展格局。
2023年06期 v.44;No.21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廖占东;李锋;姬红敏;王庆;
研究并明确核桃举肢蛾在秦巴山区的潜在分布,对制定该虫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措施意义重大。基于核桃举肢蛾实际分布点位和当前情景下生物学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对其在秦巴山区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用ROC曲线检测模型准确性、刀切法筛选主导环境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生态位模型重复测试的AUC平均为0.948,标准偏差为0.008,预测效果达到“较好”水平。(2)最湿月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度、海拔、最冷季降水量、等温性、最干季降水量和最冷季平均温度是主导核桃举肢蛾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3)核桃举肢蛾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的中部,河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和重庆6省市均有分布,其中甘肃省面积最小(0.13×10~4 km~2),陕西省面积最大(4.8×10~4 km~2)。
2023年06期 v.44;No.21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艳;何飞;温铿;王海峰;龚霞;李俊;吴银明;
以非真空避光包装方式处理鲜花椒,定期测定在不同贮藏温度(-20、4、25、40℃)下鲜花椒中总酰胺含量、挥发油含量、感官品质,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贮藏过程中酰胺物质和挥发油的动力学模型,为花椒采后加工储运和销售中的品质监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青花椒酰胺货架期模型、青花椒挥发油货架期模型、红花椒酰胺货架期模型、红花椒挥发油货架期模型,活化能Ea分别为52.68、50.00、49.85、50.62 kJ·mol~(-1),指前因子k0的自然对数ln k_0分别为18.13、16.98、17.15、17.08,经验证,模型能够以总酰胺含量和挥发油含量为品质指标对鲜花椒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2023年06期 v.44;No.215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远亮;孙鸿鸥;曾全;贾玉珍;旷培刚;雷开明;张跃;王国兰;
在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落叶阔叶林、针阔落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和草甸3种植被类型生境,于2020年7—10月利用灯诱法进行定期采集蛾类,比较不同生境样地内蛾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3种生境样地内共获得蛾类成虫1 430头,分属16科151属227种,其中夜蛾科物种数最多,尺蛾科个体数最多。多样性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和针阔落叶混交林生境内的蛾类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高山针叶林和草甸,群落表现稳定。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科级指数变化与属、种级指数变化表现明显差异,而其它指数变化呈一致性。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与针阔落叶混交林之间相似性最高(0.4178),高山针叶林和草甸样地内蛾类群落与其他2种生境内的蛾类群落的相似性较低(<0.1)。
2023年06期 v.44;No.215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敏;练东明;余英;景文祥;杨柴;
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施微量元素的研究,对油樟的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各微量元素和土壤酸碱性对油樟叶中1,8-桉叶油素含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不同;硫酸锰、硫酸锌对油樟叶中1,8-桉叶油素含量的影响显著,硫酸亚铁、亚硒酸钠和p H值对油樟叶中1,8-桉叶油素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处理对油樟叶中1,8-桉叶油素的影响情况,最佳的处理是A_1B_4C_2D_3E_3,即喷施0.5%硫酸锰,0.1%硫酸锌,0.3%亚硒酸钠,p H值为5.5,不施硫酸亚铁时的油樟叶中1,8-桉叶油素含量最高。
2023年06期 v.44;No.21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昌文;李欣;徐明;杨磊;付卓锐;莫开林;
以槐角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利用匀浆-超声协同辅助的方法提取染料木苷与槐角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匀浆时间、匀浆速率、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空化时间和超声缓冲时间这些因素对染料木苷和槐角苷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 mL·g~(-1),匀浆时间3 min,匀浆速率22 000 r·min~(-1),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350 W,超声空化时间2.5 s,超声缓冲时间1.5 s。匀浆-超声协同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
2023年06期 v.44;No.215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峥静茹;龚良春;蔡蕾;李登峰;李旭华;刘兴良;蒲旭;李慧超;冯秋红;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中国珍稀濒危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川甘特有种。岷江柏古树蕴藏多种基因,是宝贵的遗传种质材料。以阿坝州理县4株岷江柏古树(350—1200年生)种子为试材,以金川岷江柏(20年生)种子为对照,通过研究岷江柏古树种子形态特征及其萌发特性,揭示其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岷江柏古树平均种子长3.83 mm,宽3.20 mm,厚1.29 mm,单粒球果中平均种子数42.42粒。与对照相比,种子百粒重、生活力、发芽率均显著下降,仅为0.25 g、28.27%、14.59%;始发芽时间、发芽周期(13.75 d、35 d)显著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功能衰退。1200年生古树始发芽时间显著低于其他古树,不同古树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古树种子较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14.59%、5.42%、0.29,平均始发芽时间13.46 d。
2023年06期 v.44;No.215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肖银波;董青川;曾全;杨双昱;杨远亮;贾玉珍;王新;
在金阳县800—1800 m不同海拔段,对棉蚜寄生蜂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寄生蜂对棉蚜寄生率为2.63%。共发现棉蚜寄生蜂3科3属4种: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 aphidivorus、印度三叉蚜茧蜂Trioxys indicus、蚜茧蜂T. sp.、棉蚜蚜小蜂Aphelinus gossypii。印度三叉蚜茧蜂占寄生蜂总数的90.38%,是花椒棉蚜寄生蜂优势种群。经统计,印度三叉蚜茧蜂在1 000—1 80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而雌雄性比下降。
2023年06期 v.44;No.21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娇;李梦霞;李秀;
为探究不同修剪时间对木芙蓉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三年生地栽木芙蓉“百日华彩”为材料,设置了4月15日、5月15日、6月15日三个修剪时间点。修剪处理后,对木芙蓉营养生长、花期、花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修剪时间对“百日华彩”木芙蓉的株高、未着花枝条数、主枝直径有极显著影响,对其冠幅、分枝数、叶长有显著影响;修剪对“百日华彩”花期、花量有显著影响;修剪能够明显抑制“百日华彩”的始花时间,越晚修剪,始花期出现越晚。
2023年06期 v.44;No.21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龙;
以大花绣球“无尽夏”(Hydrangea macrophylla'Endless Summer')为研究对象,在静止水培条件下探讨不同水培设备种类、不同生根剂种类及不同生根剂浓度对无尽夏绣球扦插生根的影响,通过生长指标对比分析,总结最佳水培扦插生根方案,为后续绣球“无尽夏”的工厂化育苗及其余绣球品种的水培扦插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培设备种类、不同生根剂种类及不同生根剂浓度对绣球“无尽夏”水培扦插生根后的最早生根时间、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长度及平均根系量的影响。处理9即用200 mg·L~(-1)的ABT生根剂浸泡5 min后置于气雾培模式“A型”结构中培养,扦插苗生长情况最佳,处理8即将插穗用200 mg·L~(-1)的NAA生根剂浸泡5 min后,置于DFT深液流栽培蔬菜墙上培养,生根效果最差,处理4用200 mg·L~(-1)的IBA生根剂浸泡5 min后置于NFT模式单层平铺结构中培养,根系萌发时间最早,处理3即用300 mg·L~(-1)的NAA生根剂浸泡5 min后置于NFT模式单层平铺结构中培养,生根最迟。生根剂种类是影响最早生根时间和根系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水培设备种类是影响平均生根率和根系长度生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的气雾培模式“A型”结构最利于扦插生根;不同生根剂中,IBA最有利于生根时间的提早,但ABT最有利于扦插苗生长,低浓度的NAA最有利于根系量增加;生根剂浓度不影响绣球“无尽夏”水培扦插的扦插生根率。
2023年06期 v.44;No.215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思泉;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4种生物农药对朱红毛斑蛾3—5龄幼虫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生物农药对朱红毛斑蛾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性最强,在80 000倍浓度下1 d后就有明显的毒效,半致死浓度(LC_(50))为10.859 mg/L。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球孢白僵菌出现症状分别在2 d后、5 d后和8 d后,10 d后的LC_(50)分别为166.619 mg/L、121.140 mg/L和233.848 mg/L。从农药的速效性来看,甲维盐>苏云金芽孢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从农药的持效性来看,甲维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孢白僵菌。综上,甲维盐是防治朱红毛斑蛾最高效低毒的农药。
2023年06期 v.44;No.215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宇静;鞠文彬;徐波;
通过对川西高原植物的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考究,报道了四川植物3个新记录种植物。这些新分布记录隶属于3科、3属,分别是:纤茎遍地金(Hypericum monanthemum subsp. filicaule (Dyer) N. Robson)、高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var. alpina T. N. Ho)、柔毛莓叶悬钩子(Rubus frachetianus var. pubescens(Franchet) C. Gapta et S. S. Dash)。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馆(CDBI)。
2023年06期 v.44;No.215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树霖;周鸿;彭玉兰;
报道了巫山县松科(Pinaceae)植物一个新记录种——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该种是我国特有珍稀松科植物,仅发现一棵树龄约为500年的古树,在巫山县的发现为松科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新资料。还提供了这个种的植株和生境的照片。
2023年06期 v.44;No.215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