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基于树木年轮宽度的秦岭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生长变化规律研究

    史阿荣;李书恒;侯丽;陈兰;白红英;

    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时间序列ARIMA模型及检验,探讨太白红杉BAI(Basal Areas Increment)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关系及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太白红杉平均BAI与海拔和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南坡BAI生长趋势较北坡增幅大;太白红杉第1次生长高峰出现在20a左右,大高峰约16 a~20 a左右出现一次,小高峰约4 a~6 a左右出现一次,历史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在1840年和1997年;太白红杉BAI与地形因子海拔和坡度呈较显著负相关关系,较适宜的海拔和坡度范围分别是在3 050 m~3 150 m和10°~20°;生长规律为幼龄太白红杉BAI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中龄后太白红杉BAI增速减缓,但整体生长趋势呈现较平稳上升的态势。

    2018年02期 v.39;No.18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3 ]
  • 重金属镉对4种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罗艳;李裕冬;罗晓波;王琼瑶;姚民;

    为筛选适宜的乡土植物在四川境内开展镉污染土壤修复,选择4种乡土木本植物(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红椿Toona ciliata、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的种子,分别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发芽率而言,镉对云南松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对桤木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对红椿和五小叶槭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幼苗生长而言,镉处理对云南松的苗长和根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桤木和五小叶槭总体表现为促进苗长,抑制根长;对红椿表现为抑制苗长,促进根长。耐受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这4种植物镉耐受性强弱为红椿>云南松>五小叶槭>桤木。

    2018年02期 v.39;No.18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8 ]
  • 高温胁迫下柠条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李玉;王杰;权丽;向玫;

    以兰州市北山九州台主要造林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35℃、40℃和45℃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分析其叶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S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叶片MDA含量持续增加,说明高温胁迫使柠条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S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可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来清除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但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胁迫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ASA和脯氨酸对增强柠条叶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柠条适应高温逆境的重要物质基础。

    2018年02期 v.39;No.181 13-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0 ]

试验研究

  • 肥料配合施用对核桃产量的影响

    闵安民;王勇;莫开林;王宇;王丽;唐永鸿;安勇明;李红霞;

    在广元市朝天区矿质黄壤立地条件下,对核桃开展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试验,探讨核桃的施肥配比,为生产上核桃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应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氮、磷、钾肥料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核桃产量的效果排序是磷肥>钾肥>氮肥;氮、磷、钾3种肥料配比施肥的不同处理对核桃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矿质黄壤上,核桃年施肥量的最佳配比为尿素1 200 g·株-1+过磷酸钙1 500 g·株-1+硫酸钾940 g·株-1。

    2018年02期 v.39;No.18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1 ]
  • 栽培密度及平茬处理对菜用型香椿嫩芽产量的影响

    刘芙蓉;周永丽;罗建勋;

    香椿嫩芽是优良的森林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栽培密度及平茬方式对大竹县境内香椿嫩芽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菜用型香椿的高效培育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结果表明:(1)树龄2 a~6 a为香椿的快速生长期,嫩芽产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加,第7年进入盛产期,香椿嫩芽产量可达200 kg·0.0667 hm-2以上。(2)进入盛产期后,3种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香椿嫩芽年产量差异不显著,均为200 kg·0.0667 hm-2~250 kg·0.0667hm-2之间,综合考虑苗木成本等因素,以1.5 m×2 m的株行距较适宜。(3)平茬处理显著增加了香椿的侧枝数量,显著提高了香椿嫩芽的采摘效率,但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2018年02期 v.39;No.18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川产天竺桂叶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赵春超;杨学兵;徐明;杨磊;莫开林;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微波无溶剂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川产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中主要组分相似,各成分含量稍有不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在时间(40 min)、精油得率(6.50 m L·kg-1)方面均优于水蒸气蒸馏法(200 min;5.46 m L·kg-1)。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价格便宜、得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萃取技术。

    2018年02期 v.39;No.18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鲜叶中的车叶草苷

    刘俊伶;徐明;杨学兵;杨磊;莫开林;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影响提取率高低的4个主要因素为:提取剂乙醇的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70%、15 m L·g-1、40 min和160 W。超声提取法可高效快捷地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稳定、高效、节能的优点。

    2018年02期 v.39;No.181 30-3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 高产脂思茅松松节油组分研究

    李思广;付玉嫔;蒋云东;张快富;许林红;

    通过测定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松脂产量及松节油化学组分,分析其在无性系间的变异,结果表明:各成分在无性系皆差异极显著,且无性系遗传力为0.53~0.96,说明这些化学组分受较强遗传因素控制,选择育种潜力大,选择特定松节油化学组分无性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产脂量与α-蒎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8年02期 v.39;No.18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0 ]
  • 川南地区引种降香黄檀造林试验初报

    黄建红;

    为研究降香黄檀不同种苗类型及不同季节造林与林分生长关系,对宜宾地区的降香黄檀林分生长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扦插苗造林的林分在幼林期生长速度要快于实生苗造林林分,扦插苗造林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但春季造林(97.87%)的效果明显好于秋季造林(94.33%);实生苗木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冠幅等性状生长影响不显著。

    2018年02期 v.39;No.181 37-3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天竺桂插穗不同下切口对生根存活率的影响

    刘培芳;李洪国;

    为提高天竺桂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缩短生根时间和育苗周期,以不同下切口天竺桂插穗为材料,研究不同下切口穗条对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下切口穗条成活率分别为:平切下切口为57%,双面下切口66%,斜切下切口85%。经方差分析不同下切口天竺桂插穗生根成活率都较高,但以斜切下切口成活率最高。

    2018年02期 v.39;No.18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早实核桃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王莎;吴泞孜;陈善波;金银春;罗慧;吴宗兴;杨柳璐;宋小军;

    为创新四川核桃育种材料,在前期核桃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之上,以M1为母本,BKZ、KLZ、SQLG、YHT为父本,开展早实核桃杂交育种试验,测定杂交果实坐果率、结实率及表型性状特征。应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对杂交果实坐果率、结实率、表型性状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核桃种间杂交授粉的坐果率、结实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M1×KLZ坐果率最高,M1×BKZ结实率最高。(2)不同核桃杂交后代果实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且各杂交果实核壳表面特征各项指标整体表现较好。(3)不同核桃杂交果实表型形状指标变异系数较小,表明杂交果实表型形状遗传相对较稳定。

    2018年02期 v.39;No.181 43-4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3 ]
  • 施肥措施对盆地西缘山地柳杉人工林生长影响分析

    费涌;费泽培;林志芳;辜云杰;

    为了解施肥对柳杉人工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生长量影响,2014年起在沐川县杨村乡对柳杉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展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柳杉幼龄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树高、地径生长量是不施肥的1.5倍以上,施肥对柳杉中龄林生长效果不明显,树高、胸径生长量与不施肥差异不显著。对3a生以内的幼龄林建议通过"林经间种",实施间接施肥,经济效益较为划算,对柳杉中龄林以上的林分,可采用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提高生长量。

    2018年02期 v.39;No.18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专题研究

  • 四川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

    王丽华;赵卫红;彭晓曦;秦茂;熊量;吴宗兴;

    花椒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为促进四川花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深入调查省外及四川省内花椒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四川省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为主线的四川花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2018年02期 v.39;No.181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513 ] |[网刊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50 ]
  • 川西高原草本沼泽湿地脊椎动物多样性现状研究

    王疆评;刘可倚;郭延蜀;唐明坤;刘洋;符建荣;钟光辉;孙治宇;

    在收集四川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2017年7月和8月,通过对甘孜州和阿坝州等川西高原区域的现有草本沼泽湿地内野生脊椎动物进行的实地调查,确认了在川西高原草本沼泽湿地栖息的现有野生脊椎动物种类(包含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结果显示:鱼类1目两科23种;两栖类1目3科5种;鸟类4目9科26种。

    2018年02期 v.39;No.181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野生百合资源分布与繁殖力比较

    隆世良;蒋宇;郑绍伟;周大松;黎燕琼;

    四川百合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的采集是百合保护利用的基础。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进行了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并相继展开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人工繁育等方面研究。该区内共发现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和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3种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多生长于山坡灌丛下、向阳草坡或沟边、崖壁及岩石缝隙中,伴生植物多以豆科和蔷薇科居多;而川百合和宝兴百合多生长于林缘及高山灌丛、草丛间,伴生植物以蔷薇科、菊科植物居多。本文收集了3种百合的鳞茎和种子等种质资源,同时采取迁地保存鳞茎和低温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并随之展开百合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结果显示,百合最优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其次是种子繁殖,再次是珠芽繁殖。

    2018年02期 v.39;No.18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林木直径测量方法现状与展望

    杨磊;徐伟恒;孔雷;赵晓峰;吴瑞旭;

    林木直径是森林计测中的一项重要因子,同样也是评价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状况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阐述林木直径测量方法在森林调查和森林计测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充分探讨了树木直径测量方法所代表的测量仪器的原理、结构和测量误差。同时也对各种测量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从而为森林调查和森林计测中能更精确、更有效的测量林木直径提供理论参考。

    2018年02期 v.39;No.181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3 ]
  • 川西北高原区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及湿地群落调查初报

    唐明坤;毛颖娟;刘可倚;黄文军;王疆评;刘洋;孙治宇;

    川西北高原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本区湿地包括草本沼泽、灌木沼泽、沼泽化草甸、河流、湖泊等多种类型,发挥着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基于在该区域调查积累的数据,本文整理出川西北高原区湿地维管植物共34科86属252种,湿地植物群落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和49个群系,区内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这些结果有助于川西北高原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2018年02期 v.39;No.181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0 ]
  • 基于DEM的成都市基本地貌形态研究

    任德智;肖前刚;王勇军;廖兴勇;赵波;王帆;

    以成都市30 m×30 m分辨率的ASTERGDEMV2版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10.2构建邻域分析法的地形起伏度批量提取模型,提取不同大小矩形邻域窗口的地形起伏度,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在此基础上,将最佳计算单元的地形起伏度与海拔分级图进行空间联合,得到成都市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图。结果表明:成都市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计算单元为14×14网格大小(176 400 m2),中起伏度及以下地形占98.54%。全市基本地貌形态类型有20种,其中主要类型5种,面积占96.5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西北部的龙门山脉地形起伏变化多样,集中分布了13种类型;低海拔丘陵类型主要集中在龙泉山脉及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接合部区域,在中部及东部呈零星分布。低海拔平原和低海拔台地两种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龙泉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及龙泉山脉的西南部。

    2018年02期 v.39;No.181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9 ]
  • 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梁政;马豪宇;涂利华;

    采用典型群落样地调查法,对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乔木物种共计17种,隶属10科16属;(2)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乔木层的优势种为扁刺栲(Castanopsis platyacantha)和中华木荷(Schima sinensis),主要伴生树种为硬壳柯、细梗吴茱萸五加、野桐、小叶青冈等阔叶树种;(3)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在1.25~2.68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17~0.45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26~0.47之间;(4)瓦屋山常绿阔叶次生林在演替进化中,正由双优群落朝着多优群落的格局演替变化。

    2018年02期 v.39;No.18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白水江干旱河谷区造林技术研究

    陈素芬;郑海宏;吴雨峰;曹小军;张好;陈涤非;

    干旱河谷是九寨沟县白水江流域的典型立地类型,也是山区造林中最为困难的一种特殊立地类型。本研究以九寨沟县白水江干旱河谷区的郭元乡抹地口开展造林试验,从整地方式、树种选择和浇水灌溉3个方面开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鱼鳞坑、大穴3种整地方式造林保存率明显高于对照;4个树种造林保存率由高至低顺序为侧柏>黄连木>油松>刺槐,以侧柏最好;水分条件对幼树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随浇水灌溉次数增加幼树保存率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为了保证九寨沟县干热河谷造林的成效,造林时应重点考虑水平阶和鱼鳞坑整地方式,造林树种选择应重点考虑侧柏和黄连木等耐旱树种,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实施2~3次灌溉。

    2018年02期 v.39;No.181 90-9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武汉市解放公园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何诗静;王骏文;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护公园绿地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研究选取了武汉市解放公园的16个典型性样方,运用实地踏查法和典型样地法,获取了样方的多样性指数、优势科和优势树种的重要值。研究表明,公园内共有植物490种,含170科,375属,其中木本植物有95科174属249种,草本75科202属240种;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结果分别是:丰富度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丰富度高,草本层相似度高,公园草本层部分物种正在逐渐消失,乡土树种未起到主导作用,建议增加乡土树种和落叶植物,在对乔灌木粗放管理的同时保护草本层的生长环境。

    2018年02期 v.39;No.18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专题讨论

  • 成都市林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肖波;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成都市林业产业发展是以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其林业产业能更好地为成都市林业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在分析成都市林业产业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借助SWOT方法,阐明了成都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推进林业制度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来促进成都市林业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8年02期 v.39;No.181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林木高空压条生根率影响因素分析

    廖维华;刘杰;石晓东;彭建国;柏子奎;

    高空压条技术是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果的重要林木繁殖技术之一。但高空压条技术也存在苗木繁殖系数低,人工效率低的缺点而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从压条时期、材料、基质、压条方法、激素处理、容器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压条生根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离体栽培管护、压条技术问题等影响育苗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在今后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的发展中,应尽可能地提高压条生根率和育苗成活率。

    2018年02期 v.39;No.18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9 ]
  • H-125直升机在攀西地区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李大有;

    在分析四川攀西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森林防火需求基础上,依据H-125直升机型性能特征,结合该机型在攀西地区开展航空护林工作实例,阐明了H-125直升机在攀西地区森林防火中的特点和优势,并对进一步加强H-125直升机森林的防火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2018年02期 v.39;No.181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晋中平原孝义市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对策

    刘秀琴;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以晋中平原西南隅孝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合理规划、加强园林绿地建设、加强园林绿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园林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公众护绿意识等对策与建议,为晋中平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晋中平原城市打造特色园林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39;No.18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垂直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伍建华;蔺珍;舒联方;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物面积不断扩大,硬质景观在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软质景观的占地面积逐渐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应运而生。垂直绿化能够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在园林绿化中是一种重要的绿化形式。本文主要分析垂直绿化的概念、作用以及应用形式,重点论述垂直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要点,分析在目前垂直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及建议,为垂直绿化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8年02期 v.39;No.181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0 ]
  • 沐川县森林经营所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思考

    王华;

    通过沐川县森林经营所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就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展环境和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与对策,为国有林场,尤其是小型国有林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经营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39;No.18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移动平台3S集成技术在林业野外调查中的应用

    代斌;霍志龙;姚正刚;

    本文在分析总结林业3S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移动平台3S集成技术是林业野外调查应用新趋势的观点,并从这一应用技术的硬件选择、软件选择,集成数据准备,应用场景、应用心得以及网络GIS融合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促进这一技术在林业野外调查工作中的推广和使用。

    2018年02期 v.39;No.181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3 ]
  • 20世纪初期四川武胜印山公园的造园特点及历史价值初步研究

    鄢婷然;赵春兰;

    以川北名园——四川武胜县中心镇印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古建测绘、见证者回忆、古迹文献等方式,还原近代公园的历史原貌,对进一步理清四川近代公园向现代公园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印山公园是在中西方文明碰撞下四川诞生最早的综合性近代公园,公园在传承巴蜀传统园林基础上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公园公共化嬗变创造了基础条件,对推进四川近代公园发展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

    2018年02期 v.39;No.181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