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汉波;郭洪英;陈炙;王泽亮;黄振;李佳蔓;肖兴翠;
人工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研究四川桤木杂交子代的生长表现,为杂交四川桤木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12个四川桤木优树和1个欧洲桤木优良品种为亲本,按照NCⅡ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授粉,测定1 a生种苗的苗期性状,结果显示,四川桤木杂交子代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同一亲本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存在明显差异,母本JT4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相对较大。不同家系各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差异显著,家系F6苗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家系F36地径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其中苗高的广义遗传力超过50%。综合分析表明,四川桤木杂交子代的苗期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可进行家系间和家系内的初步选择,JT4、JG6和BZ6作母本,LD8和XH5作父本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初步认为这5个亲本为优良的杂交育种亲本资源。家系F6、F32、F36和F42的苗高和地径特殊配合力相对较高,可用于进一步杂交选育四川桤木良种。
2018年01期 v.39;No.18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冯秋红;王勇;谢大军;李登峰;徐峥静茹;刘兴良;孙治宇;
以不同修枝强度(自地面向上1 m修枝,2 m修枝和不修枝)对20 a、30 a和40 a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修枝强度影响下各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修枝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在短期(1 a)内对林下灌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生物量相比,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反应更为敏感,即修枝促进了20 a生、30 a生人工云杉林林下灌木的Shannon-Weiner指数,30 a生云杉人工林的Simpson指数也显著增加。相比之下,1 m修枝对林下灌木多样性的促进作用更强。
2018年01期 v.39;No.18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付卓锐;欧亚非;黄伊嘉;莫开林;
以四川主要花椒产地的18个试验点为对象,研究四川主产区花椒对Pb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花椒树皮、树枝、树叶、果实对土壤中的铅均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各部位有机态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形态;花椒果皮样品的总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样品,花椒树枝和树叶样品中的总铅含量差异不显著,花椒树皮的总铅含量均较低;花椒果皮内梅罗污染指数P值等级显示,花椒果实有一定的超标风险;土壤总铅含量的高低与花椒果皮总铅含量的高低无显著对应关系,但土壤生物有效性K值越高,花椒果皮中铅的富集风险越大;成年人对于花椒中铅(Pb)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花椒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铅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暂时是风险极低的。
2018年01期 v.39;No.180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罗辑;李伟;陈飞虎;何咏梅;高嘉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已经12年,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四川大熊猫自然遗产是具有全球性突出价值的珍贵资源,合理利用大熊猫自然遗产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是栖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历史的回顾,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现状出发,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在立法、规范、传统等各方面,提出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提高遗产地整体保护和管理的水平,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系的统筹管理,永续利用。
2018年01期 v.39;No.180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1168 ]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 侯正扬;田忠琼;李文英;毛维莉;甘小洪;欧拉提子;
通过对大熊猫采食后峨热竹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进行观测,探讨峨热竹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的变异规律,及其受野生大熊猫采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同竹龄条件下,采食样方同一构件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样方(P<0.05),干物质的含量总体高于对照样方(P>0.05);枝叶粗灰分的含量显著高于竹秆(P<0.05),而干物质的含量总体低于竹秆。随着竹龄的增加,不同竹龄粗灰分的含量大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干物质的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大熊猫采食对于峨热竹粗灰分和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粗灰分和干物质不会影响野生大雄猫对峨热竹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大熊猫放归基地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的大雄猫生存繁衍。
2018年01期 v.39;No.18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4 ] - 程跃红;王敏;王超;马联平;何廷美;王鹏彦;
川西亚高山冬春季常发现数量不等、死因不明的斑羚尸体,这极不利于斑羚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为深入了解该区域冬春季节斑羚死亡的具体情况,以期找到死亡原因及相应对策,于2016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样线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管护区域内设置的5条样线进行了12次调查。共发现斑羚尸体21只,其中雌性两只,雄性17只,无法辨别两只,分别占总数的9.5%、81.0%,和9.5%。采集皮肤病料17份,实验室检测后疥螨虫卵都呈阳性。死亡时间集中在1月~2月(19只,占90.5%)。斑羚尸体全部位于水源点20 m范围内,最远20 m,最近1m,平均8.5 m。斑羚尸体集中分布于海拔2 200 m~2 900 m的河谷地带(18只,占85.7%,最低海拔为2 165 m,最高海拔为2 910 m),周边生境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斑羚尸体被其他动物取食6只,占28.6%,未被取食15只,占71.4%。调查过程中无害化处理17只,占81.0%。收集头骨3个,骨架1副。同时对该区域斑羚患病、死亡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管护建议。
2018年01期 v.39;No.180 54-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马瑞;缪宁;
为研究秋冬季取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果实的鸟类种类及其取食强度,于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19日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调查了造访毛叶钝果寄生丛的鸟类种类和频次,以及取食其果实的鸟类种类和频次。期间共有19种鸟造访了毛叶钝果寄生丛,其中有11种鸟取食毛叶钝果寄生果实。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每天都取食毛叶钝果寄生的果实,取食日百分比为100%,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在10月不取食该物种,在11月~12月取食。不同鸟类的取食强度存在差异,取食强度最大的鸟类为红胸啄花鸟,其他依次为白头鹎、黑头蜡嘴雀(Eophona personata)、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chloronotus)、黄腹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
2018年01期 v.39;No.180 59-6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胡君;赵中国;刘庆;陈波;程新颖;
报道了四川省金缕梅科植物新纪录种半枫荷,该植物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半枫荷属也是四川省新纪录属。这一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的生物多样性资料,也为华西雨屏带与云贵高原的植物区系联系提供了新资料。
2018年01期 v.39;No.18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2 ] - 何俊琳;慕长龙;吴瑶;唐明坤;谢天资;陈俊华;
康养型森林公园是一种强调森林保健、养生、休憩功能的森林旅游形式。在我国,康养型森林公园尚处于起步期,缺乏理论与方法指导。以重庆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LY/T 2789—2017)对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关于森林康养的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针对评价得分较低的森林养生活动区、餐饮设施、保健设施、森林养生步道等指标的发展策略,为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康养型森林公园的规划提供理论和操作指导。
2018年01期 v.39;No.180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0 ] - 付梦渠;左明华;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北缘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在广元市利州区黑石坡林场采集3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连年生长量速生期在6a~15a,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均在10 a生时达到最大值,并于14 a生时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10 a和35 a时两次达到峰值,胸径的速生期出现两个阶段,分别在10 a~14a和30 a~45 a间;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40 a生时达到最大值0.024 00 m3,而平均生长量在48 a生时仍未达到最大值,表明材积生长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林龄的生长方程,分别为Y_H=19.169 36/(1+exp(-0.087 94×(x-24.549 44))、Y_D=34.831 04/(1+exp(-0.079 36×(x-33.776 92))、Y_V=0.636 36/(1+exp(-0.147 32×(x-40.061 83)),拟合精度均在0.98以上,拟合效果显著,预估模型较科学,有实用价值。
2018年01期 v.39;No.18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杨长青;朱艳;蔡卫红;张林;
氮沉降可能改变森林土壤CO_2通量,已有研究结果对氮沉降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整合已有模拟氮沉降的野外监测数据,评估了氮沉降对中国森林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平均降低了中国土壤CO_2通量的8.7%,且这种影响对次生林和人工林影响较大,而对原始林影响较小。同时,氮沉降对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对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竹林土壤CO_2通量的36%。施加>100 kg N·hm~(-2)·a~(-1)时才会对森林土壤CO_2通量造成显著降低,且施加硝酸铵的降低大于尿素。氮沉降的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过多的氮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造成的。
2018年01期 v.39;No.18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刘燕;王延茹;侯广维;刘贤安;陈翠;肖喜元;王海群;
在对八月林自然保护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径级代替年龄方法和分段匀滑技术,分析其年龄结构特征,编制珙桐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丰富,考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时V'_(pi)=2.50%,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珙桐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时间序列预测显示珙桐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能。
2018年01期 v.39;No.18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8 ] - 肖前刚;刘运科;曾珍;谢文娟;黄倩颖;杨小广;严代碧;胡尚贤;庄丽;张庭昊;莫鉴国;
都市现代林业是一种崭新的林业形态。对其概念、基本内涵、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梳理,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提出成都都市现代林业的发展布局、建设行动及对策建议,旨在为成都都市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2018年01期 v.39;No.180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6 ] - 王勇军;肖前刚;廖兴勇;杨科;谢文娟;张文;李永忠;靳敏;王洪荣;罗文;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智慧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GIS技术构建成都市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在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前提下,采用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配以Arc GIS Server和Portal搭建GIS服务,JAVA搭建非GIS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交互层进行数据管理和访问,达到安全和高效地管理森林资源数据,有利于促进成都市森林资源数据的科学化管理。
2018年01期 v.39;No.18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刘亮;王新;孙雪骄;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商时代的到来,林业产品的供给将越来越依赖于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是新时代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趋势,也是林农增收和致富脱贫的重要举措。以金阳青花椒为例,通过分析其产业发展现状、品牌建设前景及存在问题,认为从产业投入、市场管理、产品品牌创建和品牌创意这4个方面入手是"金阳青花椒"打赢品牌攻坚战的关键。
2018年01期 v.39;No.18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5 ] - 林勇;
四川省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有种子植物112科498属98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07科485属962种;以少种科(73科,占65.18%)、单种属(268属,占53.82%)为主。科的分布区类型共11个,以热带分布(46科、占41.07%)较多。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以温带成分为(282属,占56.63%)和热带成分(150属,占30.12%)为主,我国特有60属(3.82%)。此外,还分布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2018年01期 v.39;No.180 105-10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蔡小虎;王晓琴;欧亚非;刘天浩;
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分析了期刊在学科中所处位置、即时年度动态等,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突出刊物特色,制定用稿规划;更新投稿系统,缩短审稿周期;加强编辑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等三大对策,促进期刊的稳定发展。
2018年01期 v.39;No.18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