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唐沛;杨志刚;陈俊华;黎燕琼;骆宗诗;高飞;慕长龙;

    针对目前国内没有系统评价价生态屏障建设成果的评价指标,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特尔菲法筛选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经过3轮最终筛选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化生态系统、城镇人居生态系统、保障支撑系统5大系统共计25个指标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林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四川乃至长江上游地区下一步完成"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03期 v.38;No.17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四川引种邓恩桉生殖生长特性观测及种子萌发研究

    黄振;陈炙;李佳蔓;郭洪英;

    通过研究引种邓恩桉的花期发育和种子萌发能力,掌握邓恩桉生殖生长规律,为邓恩桉种子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位于绵阳梓潼县的邓恩桉引种试验林中开花的单株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引种邓恩桉花期2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依据形态变化,花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花序形成期、蒴盖变色期、蒴果膨大与脱落环形成期、盛花期和种子发育期。同一花序上的花蕾发育进程基本一致,同一花枝上靠近基部的花蕾发育速度比顶部花蕾的要快,不同位置花枝的发育表现出随机态势。蒴果内有3~4个子房腔,瘪粒数量多,有效种子数量少,平均每个蒴果内含有5粒能正常发育成苗的种子。

    2017年03期 v.38;No.17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评价与筛选

    杨昌旭;李勇;杨志刚;何建社;冯秋红;刘兴良;潘红丽;闵安民;王丽;王宇;张利;刘千里;

    由于大地震对区域环境的干扰强烈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灾区灾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汶川地震区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样地法,对汶川地震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县典型损毁林地群落恢复特征、生物量恢复特征以及土壤恢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形成的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类型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针对各自然地理区的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的植被恢复模式。

    2017年03期 v.38;No.176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7 ]
  • 不同林分类型对城市水岸土壤的改良效应

    黎燕琼;罗晓聪;陈俊华;龚固堂;郑绍伟;谢天资;慕长龙;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沙河景观生态防护林带中6种典型林分土壤理化特征,了解林分对城市土壤的改良效应,指导城市土壤保育提供依据。选择了刺槐林,女贞榆树混交林,黄葛树女贞混交林、水杉林以及竹林、蒲葵林等6种典型林分类型为对象,通过对林分土壤的机械组成、孔隙度和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对比,开展不同林分类型对城市水岸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种林分土壤中,女贞榆树混交林土壤的黏粒和粉粒含量最高,分别为7.79%±0.06%和60.01%±0.15%;黄葛树女贞混交林和刺槐林次之;蒲葵林和散生竹林最低。(2)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表现为刺槐林最高,分别为47.41%±0.79%和44.22%±0.87%;其次是女贞榆树混交林>黄葛树女贞混交林>竹林>水杉林>蒲葵林。(3)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以女贞榆树混交林最高;土壤全氮和全钾的最低含量为水杉林含量,土壤全磷的最低含量则为蒲葵林。综合土壤机械组成、孔隙度和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表现看,女贞榆树混交林对城市土壤的改良效应最好。

    2017年03期 v.38;No.176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专题研究

  • 干扰对大渡河岷江柏群落特征影响分析

    李绪佳;王博;曹浒;彭成;谢云;李德文;兰利达;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国家Ⅱ级保护物种,主要分布于岷江、大渡河和白龙江流域。不同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特征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干扰种类和强度为基础,分析了重度、中度和轻度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重度、中度和轻度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分别由30、43和50种物种组成,重度干扰与中、轻度干扰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中、轻度干扰强度下乔木层岷江柏重要值依次为256.09、154.09和116.19,灌木层中岷江柏幼苗幼树的重要值依次为107.08、25.44、29.27,重要值均高于其他物种。研究认为,人为干扰对岷江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有显著影响。

    2017年03期 v.38;No.17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四川省人工防护林退化研究

    谢云;王洪荣;

    防护林是四川主要林种,面积达全省一半以上。四川人工防护林面积占防护林面积的17.33%,以有林地为主,优势树种以柏木为主。本文在结合四川人工防护林的特点和退化防护林的定义,分析评价四川人工防护林退化的主要指标以及程度,得出四川人工防护林退化面积44.85万hm2,蓄积4 526.86万m3,并从自然因素、经营技术、社会因素分析其退化原因。

    2017年03期 v.38;No.176 32-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分析

    方懿;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进行生态保护,需要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人类活动现状及动态监测。文章通过对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遥感监测,具体分析了人类活动现状及动态变化结果,并对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2017年03期 v.38;No.17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6 ]
  • 成都城区典型污染天气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郑绍伟;罗晓聪;黎燕琼;陈俊华;谢天资;李宇奇;罗奕爽;慕长龙;

    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近年来成都秋冬季受气象条件制约,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本文通过对成都2016年秋冬季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动态变化及典型污染天气城市森林内外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气象条件有显著相关关系,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以加速大气颗粒物的扩散,能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2)城市森林中的PM10和TSP日均浓度皆低于森林外,城市森林内的大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基本呈现"早晚高、白天低"的格局。

    2017年03期 v.38;No.17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四川省林地落界成果质量检查系统的研建

    王洪荣;高飞;张文;刘波;

    林地落界成果质量检查是林地落界工作中的重点及关键。针对四川省林地落界成果质量检查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成果质量检查流程及内容,设定了成果质量检查项目,设计了质量检查系统功能,针对落界成果数据特点,对落界成果数据的存储、使用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QL Server Express和ArcSDE构建林地落界成果地理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ArcObject建立了四川省林地落界成果质量检查系统。系统成功应用于四川省林地落界成果质量检查工作中,有效的保证了全省林地落界成果数据符合国家要求。

    2017年03期 v.38;No.176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利用技术进展

    舒联方;辛虎;马均;

    本文概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繁殖及其替代途径生产紫杉醇的主要技术方法以及这些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重点论述了组织培养育苗和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途径及其技术关键。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

    2017年03期 v.38;No.17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2264 ] |[网刊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 青钱柳解剖性质研究

    冯明章;杨黑石;潘芳雅;张博;齐锦秋;辜云杰;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树干1.3 m处圆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解剖测定其生长轮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和导管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研究各个指标随生长轮龄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青钱柳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总体呈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而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纤维壁腔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变异规律。青钱柳导管长度、导管宽度、导管壁厚、导管腔径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总体呈增长的径向变异规律;导管长宽比、导管壁腔比随生长轮龄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变异规律。

    2017年03期 v.38;No.176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阆中农林复合系统不同模式下土壤温度与湿度变化分析

    罗晓华;李军;宋大刚;向成华;何家敏;

    本文通过在农林复合系统中,4种不同模式(核桃+川明参(C)、核桃+桔梗(J)和核桃+藿香(H),以核桃纯林作为对照),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温度与湿度的测定,并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在4种农林药模式下1、土壤上层土壤理化性质与下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不明显;2、各模式间温度差异不显著,而时间效应以及时间和各处理间的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3、各模式间相对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时间效应以及时间和处理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

    2017年03期 v.38;No.17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四川省林木良种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

    吴开志;吴春艳;龚毅红;冯德宾;段琼;秦小舒;

    根据林木良种及良种基地建设的特点,总结回顾四川省林木良种基地发展历程及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2017年03期 v.38;No.17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通江县鹅掌楸超级苗选育初步研究

    孙静;杨志刚;贾晨;罗建勋;

    通过对鹅掌楸4个家系2 a根1 a杆的实生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指标调查分析发现,苗高和地径两性状在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利用制定的鹅掌楸超级苗选择标准,即苗高和地径均值分别加上1.5个标准差,确定了入选超级苗苗高≥158.6 cm,地径≥24.02 mm,入选率为1.47%。共选择出99株超级苗,平均苗高为169.06 cm,超苗高总体均值的52.44%,平均地径为26.96 mm,超地径总体均值的56.93%。入选超级苗的苗高分布以160 cm~179 cm最多,占比约87.88%。

    2017年03期 v.38;No.17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佯黄竹特性及利用价值研究

    王勇;尚彬;周国强;贾廷彬;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准确掌握该竹种特性,了解其纤维素含量、纤维形态和制浆性能,开拓佯黄竹在制浆造纸、板材加工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为四川省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地竹类品种选择。研究表明:佯黄竹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52.54%),纤维平均长度2.52 mm,宽度22.52μm,有较大的纤维长宽比(131.5),有较高的制浆得率(52.6%),佯黄竹用于造纸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佯黄竹也是竹编、竹板材加工、竹纤维纺织等的优良原料。佯黄竹竹笋味甜、细嫩,可鲜食或加工竹笋制品。

    2017年03期 v.38;No.176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王晓琴;吴雪仙;刘明;

    通过对比崇州林场人工柳杉林2005年近自然改造前后的生长情况,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对促进单株立木生长和单位面积蓄积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下层林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说明近自然改造是人工林经营中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可行途径之一。

    2017年03期 v.38;No.176 75-7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

    郑雄;邹顺刚;喻晓钢;郑文;纪翔;李涛;张俊;李文秀;

    鸥形目(Lariformes)鸟类是湿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市1983年以来,虽曾多次调查发现不少鸥形目鸟类,但该市的鸥形目鸟类资源不清。我们于2013~2016年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开展了德阳市野生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鸥形目鸟类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现状。截至2016年底止,德阳市先后发现了的19种鸥形目鸟类,隶属于2科9属,属于海洋性鸟类,多为旅鸟和候鸟,偶见迷鸟,其中95%为德阳新发现的鸥形目鸟类,除海鸥是德阳市1983年前有记载的外,其余18种均是1983年后发现的新纪录。其中:短尾贼鸥还为中国鸥形目鸟类增添了1个新种纪录;短尾贼鸥、黄脚银鸥、灰翅鸥、灰背鸥、细嘴鸥、小鸥、遗鸥、鸥嘴噪鸥刷新了四川鸥形目鸟类新纪录;小鸥、鸥嘴噪鸥为四川鸥形目鸟类增添两个新属纪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银鸥4种,中日保护协定水鸟6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3种;遗鸥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限制贸易。该项研究填补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空白,并就保护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提出了3条相应的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鸥形目鸟类及湿地水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7年03期 v.38;No.17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浙江省林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翠霞;周晓光;

    协同创新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平台建设是基础。加强林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于培养林业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增进服务林业现代化建设能力和丰富森林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按照基础性研发、技术性开发、产业化应用和专业化服务四大类型,分析了浙江省林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的要求,提出了浙江省林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体系架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机制完善等发展对策。

    2017年03期 v.38;No.176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试验研究

  • 土壤pH值对康定木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伍杰;刘燕云;兰常军;余海清;彭克忠;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pH值处理对康定木兰幼苗生长的影响,以pH值为7.5的土壤作为对照,不同pH值处理分别为4.5、5.5、6.5、8.5和9.5,通过对幼苗在不同土壤pH处理下表现情况和生长指标的测定发现:pH为5.5~7.5时,康定木兰幼苗的形态特性、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叶面积都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其中pH为6.5时,康定木兰幼苗的各项所测指标都达到了最大值。pH<5.5或PH>7.5时康定木兰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2017年03期 v.38;No.17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9 ]
  • 缓释肥对杉木容器育苗生长的影响

    尚彬;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缓释肥水平对杉木苗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杉木苗高和地径先增加后降低,生物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根冠比、高径比则无明显的规律性。综合来看,缓释肥水平为M4(3.5 kg·m~(-3))时,最有利于杉木苗植株的生长。

    2017年03期 v.38;No.176 93-9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5 ]
  • 不同整地方式对绿化树种球花石楠生长量的影响

    张快富;徐玉梅;罗娅;钟萍;刘际梅;

    开展3种不同整地方式对球花石楠幼树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是处理A>B>C,保存率是B>A>C,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是A>B>C。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看,树高生长处理A和处理B、C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B与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3个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整地方式、造林成本对幼树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地径的生长来看,较适合球花石楠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处理是处理B,即人工打塘处理。

    2017年03期 v.38;No.176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飞机喷洒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预防性效果研究

    邱萍;王敬;

    2007年至2011年,利用飞机喷洒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预防性防治,防治前虫口密度:2007年、2008年、2009年逐年显著下降(P<0.05),2010年、2011年、2012年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较前1a差异不显著(P>0.05);防治前有虫株率:2007年、2008年、2009年逐年显著下降(P<0.05),2010年、2011年、2012年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较前1a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毛虫中度到重度危害林分中喷洒白僵菌,前2 a防治效果体现为降低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后3 a防治效果体现为控制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预防性防治效果明显。

    2017年03期 v.38;No.17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板栗花粉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魏永忠;

    为建立板栗高效快速的花粉活力测定方法,分别采用了TCC染色法、I2-KI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萌发法对板栗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TCC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染色后花粉的不易辨识,测定结果偏低,不适合作为板栗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固体培养基萌发法辨识度高,萌发率高,适合作为板栗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

    2017年03期 v.38;No.176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调查研究

  • 不同坡位白夹竹生长和发笋的调查分析

    宁忠政;严学峰;欧阳发豹;周春林;杨东;陈飞;彭梅;孙鹏;

    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华蓥山山区重要的基底生态经济资源,笋用经营开发是华蓥山白夹竹林经营转型的方向。通过对邻水县国营罗过铺林场不同坡位(沟槽、坡下部、坡中部、坡顶)白夹竹林的立竹数量、胸径、发笋情况的调查、观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坡位白夹竹的生长和发笋,提出山地乡土小径竹笋用经营存在着集约经营、近自然经营、品牌塑造3大技术体系的客观需求。

    2017年03期 v.38;No.176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6 ]

经营论坛

  • 川中丘陵柏木林抚育改造技术与应用示范

    王峰;李仁洪;周立江;杨天兴;

    针对川中丘陵人工柏木林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森林经营培育的技术思路、林分类型判定、抚育改造方式、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柏木林抚育改造技术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抚育间伐、调整、补植、综合改造等经营培育方式,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森林健康水平,提升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柏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固定样地监测表明,实施5 a后,蓄积量增长率、灌草覆盖度高于对照样地,林分层次结构趋于合理。

    2017年03期 v.38;No.176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3 ]
  • 四川林业碳汇造林发展潜力分析

    郎平;张文;赖长鸿;唐才富;汪晖;代丽梅;谭欣悦;

    本研究依据碳汇造林标准的要求,选择合格地块,在对林木碳储量预测、生态重要性、经济社会情况、潜在风险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对四川林业碳汇造林潜力及区域进行分析,划分了优先区、次优先区和潜力区,供开展林业碳汇造林的地块面积分别为41.88万hm~2、34.35万hm~2和29.04万hm~2,占四川可供造林地块面积的36.0%、29.6%和25.0%。四川碳汇造林优先发展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北秦巴山区和川西南大小凉山地区。

    2017年03期 v.38;No.176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指标库的建立

    刘凯;李婷;

    从评价尺度、区域差异性、指标权重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判定、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库的概念。指标体系库是开放、动态、持续更新的体系库,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和定期更新,能避免重复收集和构建指标体系繁琐性,推动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方法的统一,有助于实现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统一和发展。

    2017年03期 v.38;No.17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 ]
  • 社区村民在天保集体林管护中的主导作用——以白水江保护区为例

    何礼文;乔明;滕继荣;王钧亮;张晓怡;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多次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村特点,分析资源分布状况,调整森林管护方式,建立和创新了具有白水江保护区特色的集体林管护模式。按照"管护责任到人,管护面积到户,资金使用到村,资金监管到站"的原则,完善了管护的各项管护制度,规范社区共管组织,扎实有序推行天保集体林管护工作。保障社区村民积极参与管护并在管护过程中得到实惠,确保了白水江保护区天保工程集体林得到有效保护,积极发挥了社区村民在天然林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2017年03期 v.38;No.176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1 ]
  • 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余波;蒋钵;周义贵;李贤伟;李国辉;

    本文根据对四川省森林资源现状森林可持续经营沿革的分析,认为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今后如何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7年03期 v.38;No.176 123-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浅谈攀枝花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具体措施

    彭建刚;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攀枝花市林业发展状况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具体措施几方面入手,对攀枝花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攀枝花市森林可持续经营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03期 v.38;No.17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专题讨论

  • 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市江津区云雾坪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罗传松;郭建;黎燕琼;吴瑶;唐明坤;周晓鹏;陈俊华;

    城郊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员前往休闲、观光、游览。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与一般的森林公园不尽一致,因此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江津区云雾坪森林公园进行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分析,森林公园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为实现城郊型森林公园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03期 v.38;No.176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四川珙县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措施的探讨

    梁元平;李裕;张杰;冯洁;杨汉文;

    珙县是四川盆地南部山区人工造林重点县,人工林所占比重达91.9%。开展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是使县域内林地地力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功能修复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在珙县的实施情况,分析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措施。

    2017年03期 v.38;No.176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8 ]
  • 浅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以重庆地区为例

    李健楠;廖和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延伸,是农村土地改革的突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对我国农村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比较,在分析两者异同点的基础上,以重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为例,论证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过程,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新思路。

    2017年03期 v.38;No.176 139-1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川东北丘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营山县为例

    楚镒铭;

    核桃作为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对助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营山县作为川东北盆地丘陵农业大县,将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优势明显,问题也突出。通过多年观察总结,营山县在发展核桃产业方面存在品种混杂、栽植不规范、管理粗放、规模化水平低、配套基础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不能形成商品竞争力。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核桃需狠抓良种化栽培,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大产业促大发展。本文建议,营山核桃产业发展应立足本土品种,适当驯化外来品种,循序渐进,搞好示范建设工程,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2017年03期 v.38;No.176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旺苍县核桃托管模式发展初探——以黄花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例

    范彬;赵家国;

    在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和新型土地运营模式调整的背景下,托管模式应运而生,发展推广专合社托管模式,是现代农林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本文以旺苍县黄花山核桃专合社为例,对其核桃托管模式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部分对策与建议,对旺苍县核桃托管模式的推广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2017年03期 v.38;No.176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大竹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分析与对策

    唐彩蓉;杨兴伟;

    根据大竹县林种结构现状和周边松材线虫病发生状况,分析了大竹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和防控的生态经济意义,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建立严密防控责任追究体系、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杜绝自然和人为传播,提出防范措施及对策。

    2017年03期 v.38;No.176 150-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四川林业勘察设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

    张睫;

    探讨勘察设计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动态变化,并分析林业勘察设计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的不足,提出强化培训、完善考核、人才激励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绿化全川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更多的规划设计人才。

    2017年03期 v.38;No.176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投融资渠道及效果分析——以四川省蓬安县为例

    辛卓遥;罗钰涵;

    本文在综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投融资源渠道基础上,以四川省蓬安县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投融资情况。蓬安县在传统财政渠道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信贷和保险等金融产品引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中,较好地解决了林业投融资难和林农无法抵御大灾大祸的现实问题,促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发展。

    2017年03期 v.38;No.176 157-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实用技术

  • 广元油橄榄大枝扦插高效育苗技术

    何明波;杨明府;何林炎;

    通过在广元地区选取油橄榄大枝,利用配制的专用生根液,进行扦插繁育的实践,同时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大枝扦插高效育苗技术。

    2017年03期 v.38;No.17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正>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是建设部颁发的"乙级监理企业",隶属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全国首家从事林业工程、城市绿化、农田水系等工程监理的专业公司。公司拥有林业工程、园林绿化、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林业调查规划、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等种类专业技术人员61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5人;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15人,四川省注册监理工程师25人。

    2017年03期 v.38;No.17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正>4月28日,由四川省林学会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做了主题报告。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征文活动优秀论文获奖者、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林业院校、科研院所、林业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科技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莉主持。

    2017年03期 v.38;No.176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四川良种苗木繁育与推广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与良种研究所

    <正>单位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星辉西路18号邮编:610081基地地址:仁寿县黑龙滩镇、都江堰安龙镇、乐至县孔雀乡、郫县唐昌镇联系人:梁颇13890323605彭晓曦13550535127

    2017年03期 v.38;No.176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