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亚平;蔡小虎;费世民;蒋俊明;陈秀明;王乐辉;闵安民;蒋建强;雷彻虹;
本文首次以克隆木本植物构件的概念,研究了非克隆木本植物构件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问题。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段,研究了生物柴油植物麻疯树群体构件对资源性因素光照、水分和养分的适应性反应。养分资源(土壤厚度为60 cm以上、20 cm和40 cm)不同时,构件直径、长度、长径比、叶片数量、叶片密度、头茬果实数量和生殖频率等参数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养分资源充足时群体构件参数明显较大。与林外相比,乔木林下麻疯树林分构件直径、长度、长径比在花期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果期差异微弱,叶片数量、叶片密度、生殖频率却没有出现差异,而头茬果实产量差异极为明显。土壤水分对构件长度、长径比、叶片数量和生殖频率影响较大,而对构件直径和叶密度影响不显著,而对头茬果实数量的影响较为微弱。暗示资源性因素光照、水分和养分是构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基础资源,群体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存在明显的适应反应,均反映了群体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的依赖性。本文分析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影响时,没有考虑密度效应和海拔问题。在理论上,非克隆木本植物构件麻疯树与克隆木本植物竹类的克隆分株一致,统一了木本植物中的构件概念,在研究中与组件性构件相区分。麻疯树萌生现象较为明显,是适应干热河谷季节性干旱环境的一种策略。在生产上,需要优化资源性因素的配置,在保证光照强度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土壤厚度,和/或人工增加养分元素来促进构件发育与生殖,来实现麻疯树生物柴油供应原料的高产与稳产。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构件分支状况与资源性因素梯度的关系,探讨构件对资源性因素的适应对策,深入揭示构件的发生、发展与适应机制。
2011年02期 v.32;No.139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学礼;易同培;李志宏;唐海倬;陈雪峰;骆怡;
竹子开花周期性长,一生只开一次花,且花后立即死亡,并以种子更新形成新竹林。三月竹原发表时无花果记载。2010年正逢三月竹开花结实,现将花果形态予以补充描述。假小穗绿色或紫绿色;苞片2枚~3枚;小穗含3~5小花,长1.5 cm~3.7 cm;小穗轴节间长3 mm~7 mm,在具花一侧扁平;颖2版~3片,线状披针形,长6 mm~11 mm;外稃长7 mm~12 mm,具7(9)脉;内稃长7 mm~10 mm,脊外每侧具1脉,先端渐尖;鳞被3,边缘无纤毛;雄蕊3,花药长4.5 mm~5.5 mm,基部箭镞形;子房椭圆形,花柱1,柱头2,羽毛状。颖果坚果状,长8 mm~12 mm,直径4 mm~6 mm,长圆形,光亮,无腹沟,具宿存稃片,具宿存花柱,果皮厚1 mm~2 mm。
2011年02期 v.32;No.13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云庆;徐雁;向成华;骆宗诗;何建社;
土壤酶活性能够实质性的反映土地管理和土壤健康状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复合农林模式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功效,本研究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num)模式、桃树(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模式、桑树(Morus alba)模式和梨树(Pyrus pyrifolia)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林下广泛种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使得木本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它们的活性都远远高于其对照地。除各模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9月份外,过氧化物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峰值多出现在7月和8月份。有机质与这5种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全N仅与磷酸酶和蔗糖酶有显著的正相关,pH值则与它们呈显著的负相关。植物组成可能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有直接的影响。
2011年02期 v.32;No.139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代玉波;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其首要目的是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随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不断完善,生态功能日益增强,已经收到明显效果。1989年四川作为该工程试点最早启动的省区,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下简称长防林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发展对策,为启动长防林后续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2011年02期 v.32;No.139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家清;代斌;
本文从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技术层面和征占用林地行政许可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使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更好地服务于行政审批和森林资源管理的需要;完善使用林地行政审批的制度,减少征占用林地制度设计中一些缺陷,便于更加有效地进行林地的保护和利用,减少林地流失。
2011年02期 v.32;No.139 75-7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小平;邓东周;鄢武先;魏宗华;闵安民;曾军;
通过对我国食用油安全隐患的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木本粮油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通过对山桐子作为木本粮油资源的优势分析(适应性强,产量大,含油率高,油质好,种植不占用耕地,兼具用材、景观和生态价值),阐述了山桐子作为木本粮油资源的巨大潜力,最后对山桐子的规模性开发提出了技术上和政策上的建议。
2011年02期 v.32;No.13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进琼;邓茂林;
对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旅游开发强度下土壤养分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不同旅游开发强度(强度等级)对若尔盖高原湿地花湖景区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氮、磷、钾)有着较大差异。(2)不同旅游开发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加,样地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孔隙度逐渐减小。干扰导致土壤持水量和含水量下降,重度和中度干扰下土壤持水量和含水量与无放牧干扰时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放牧压实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度下降,致使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下降,其中稳渗速率下降最为明显,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干扰下土壤稳渗速率比未受放牧干扰时分别下降了49.81%,81.89%和92.34%。(3)旅游活动、过牧超载等人为干扰活动是引起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寒冷造成土壤利用性能受限,植被生长缓慢且破坏后难于恢复,湿地中伴随着水的大量流失和进而引发的湿地功能的的丧失对若尔盖及附近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应对若尔盖湿地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严禁挖沟排水和过度无序旅游,乃是保护土壤,稳定若尔盖湿地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才有依托,才有物质基础。
2011年02期 v.32;No.139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陆学均;刘英;周宇爝;胡文;宋道军;张艳云;
花椒虎天牛是花椒的重要害虫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是花椒产区的一大灾害。近年已有一些文献对花椒病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报道。但极少涉及生物防治的内容。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提升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认识。本文就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控制花椒虎天牛的研究状况和田间防治的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2011年02期 v.32;No.139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美玲;刁少东;
美国红枫在成都立地条件下,在园林上有少量的应用。通过处理观察其叶片色彩变化、落叶情况以及和自然变色的对比,试图找到使色彩变化更明显的人工方法,剖析外来秋色叶树种在成都的适应情况,力图使成都的园林色彩更丰富。
2011年02期 v.32;No.139 98-9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磊;周桂香;朱琴;彭培好;郭琳;
采集了3株四川盆地不同地区的自然生长的香椿,通过树干解析分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香椿在前8 a生长期内材积生长较慢,但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快;在随后的9 a到20 a生长期内,胸径和树高生长量最大,且较为稳定,材积生长迅速。其中5 a~10 a是树高生长的速生期,5 a~20 a是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20 a之后的生长期,虽然材积仍在增长,但渐趋缓慢。本文还建立了香椿树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的回归模型,可为香椿木材定向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和香椿造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1年02期 v.32;No.139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郄广平;林辉;孙华;
蓄积量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布点,共布设样地110块,其中杉木有效观测样地97块。样地内调查以距离样地中心位置最近的6株木为对象,观测每株杉木的胸径、树高及最远杉木到样地中心的距离,并计算这6株杉木样圆的覆盖面积,来估测样地蓄积量。结果表明:在95%的可靠性下,平均胸径估测精度为90%,平均树高估测精度为88%,蓄积量估测精度达89%,说明利用六株木法估测杉木蓄积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1年02期 v.32;No.13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莫尚强;
由于核桃的嫁接成活率直接关涉到各种经济效益问题,所以一直以来都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就各种主要的嫁接方法进行一定的比较,以四川省苍溪县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为背景进行论述,以便得出在一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相对来说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技术。
2011年02期 v.32;No.139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建军;曹爱珍;杨刚;
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粉后’的花径、花枝鲜重变化率、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A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I处理(10﹪蔗糖﹢200 mg·L-1 8-HQ﹢75 mg·L-1 GA3﹢25 mg·L-1 6-BA)保鲜效果最好,平均花径最大,花枝鲜重变化率最高、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AD)含量最低。
2011年02期 v.32;No.139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