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冬生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 ,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 ,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大工程治理战略 ,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 ,发展无公害农业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2002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武,刘兴良,牟克华,宿以明
封山育林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川西米亚罗天然林保护区封山育林调查 ,探讨封山育林措施在天然林保护、森林植被恢复、森林群落稳定与演替、生态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认为在实施封山育林时既要考虑封山管护 ,又要注重育林 ,实现封山与育林有机结合 ,才能获得最佳的封山育林效果。
2002年01期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粗枝云杉纸浆材协作组
利用天然林内 75株初选优树的 2 2个性状资料 ,分析了性状随树龄变异的特征。对目的性状的选择潜力给予了评价。确定出评价优树的 14个性状。按表型复选标准 ,筛选出 47株优树 ,初选优树准确率77 4 %。提出粗枝云杉纸浆用材良种选育应按数量性状和材性性状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步改良
2002年01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万全,罗增斌,李国明
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意义和发展生态产业的模式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实现四川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五项经济技术措施。
2002年01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费世民,杨玉坡
本文在论述了森林的生态屏障功能的基础上 ,就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 ,探讨了林业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2年01期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林强,孙治宇,谭方河,陈佑平,蒋仕伟,王晓蓉,邵文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野生菌类资源开发状况 ,提出了野生菌类资源开发的方向及步骤。
2002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朗生
根据对生态环境的分析 ,指出四川现有的宜林荒山和退耕还林地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和盆周山地的造林困难地带 ,植被恢复难度极大 ,多年来造林成效不理想 ,提出了有效恢复植被、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在造林困难地带采用先锋树种造林。
2002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谭经正,唐才富,罗勇
本文对在社区开展的参与性集体林经营管理的试点研究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分析 ,详细阐述了参与性方法在社区集体林经营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剖析项目人员对应用参与性方法的认识 ,充分揭示了参与性的实质及其与社区森林持续有效的经营管理的密切关系。
2002年01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姗,杭金建,张浩良,廖琼华
本文简要介绍了参与式方法在通江县林业项目规划、项目实施、森林管护和风景区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了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建设中的特点和作用。
2002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习学良,方文亮,范志远,齐松龄,张一林,苏建福,杨国荣
通过L16(4 4× 2 3 )七因素正交试验得出 :对漾濞泡核桃幼树进行合理的N、P、K配方施肥、土施多效唑、加大分枝角度、春梢摘心和轻砍树干综合管理能显著提早结果 ,5年生树平均株产量达 2 5kg ,比常规果粮间作的同龄树产量高 2 .45kg/株 ,投入产出比为 1∶3 75。
2002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素萍,王永清
采用枇杷胚为外植体 ,以 1/ 2MS为基本培养基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胚萌芽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萌芽培养基 1/ 2MS +6 BA2 .0mg/L +LAA0 .5mg/L +NAA0 .0mg/L。同时也比较了时间对萌芽的影响。丛生芽诱导与增殖以MS +6 BA2 .0mg/L +NAA0 .2mg/L为较好培养基 ,并且高浓度的 6 BA不利于无根苗健康生长 ,而NAA对此无影响。
2002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孙丽华,朱翔
通过生理、生化途径对杉木三个种源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表明 :发芽率、幼根平均长度、发芽指数、发芽高峰值、活力指数等生理发芽指标间紧密相关 ;在生化指标中 ,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日平均发芽率的波动呈规律性变化 ;电导率亦随种子活力的高低而波动。
2002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孙雁霞,石大兴,王米力,石轶松,任绍光
以山苍子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进行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筛选出启动、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其中启动率为 80 %,月增殖系数是 7 7,生根率为 86 7%。
2002年0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娄利华,罗韧,谭名照
对三峡库区引种相思类树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 ,黑木、银荆、黑荆生长较好 ,适应性较强 ,可引进到三峡库区栽植。
2002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昌隆
介绍了羽叶山黄麻形态特征、生态特性、经济价值、营林技术 ,指出该树种在水土保持、纤维原料方面极具发展前途。
2002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君畏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中小径级竹子生产的新型竹地板 ,讨论了生产技术的要点。这种地板保持天然竹材的特性。色泽美观、自然、有弹性 ,容易铺装和移动。
2002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林
本文介绍了木工机床中小径材加工机械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分析了目前小径材加工机械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速发展和应用小径材加工机械的看法。
2002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惠
本文针对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 ,改进香菇栽培技术 ,采用塑料大棚加盖遮阳网人工控制温湿度及光照 ,创造适宜香菇生长的环境条件 ,提高了菌棒产量 (现平均袋产量达 75 0 g ,过去为 5 5 0g) ,且菌棒污染率降低到 5 %以下 ,不仅扩大了香菇的栽培面积 ,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2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