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桐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新专化型研究

    陈守常,肖育贵

    (冫田)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根据形态学、培养性状和专化性寄主植物接种测定研究,致病菌为腐皮镰孢一新的专化型,命名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Nart.)Sacc.f.sp.aleuritidis Chem et Xiao f.sp.nov.)

    1988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油桐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新专化型研究

    陈守常,肖育贵

    (冫田)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根据形态学、培养性状和专化性寄主植物接种测定研究,致病菌为腐皮镰孢一新的专化型,命名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Nart.)Sacc.f.sp.aleuritidis Chem et Xiao f.sp.nov.)

    1988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刊物本身没有等级

    <正>目前,对公开(国内外)发行和内部(国内)发行的刊物,有一级刊物、二级刊物的提法.有些单位和部门的报表,也要求下属科研单位按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统计论文数量.许多同志向有关部门询问划分刊物的级别标准.为此,记者访问了有关部门.

    1988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刊物本身没有等级

    <正>目前,对公开(国内外)发行和内部(国内)发行的刊物,有一级刊物、二级刊物的提法.有些单位和部门的报表,也要求下属科研单位按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统计论文数量.许多同志向有关部门询问划分刊物的级别标准.为此,记者访问了有关部门.

    1988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油桐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酯酶同工酶研究

    陈守常,肖育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油桐根腐病的致病菌与国内已知腐皮镰孢8个专化型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油桐根腐病致病菌为腐皮镰孢—新的专化型,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a-1euritidis Chen et Xiao)的命名提供了生物化学依据.

    1988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油桐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酯酶同工酶研究

    陈守常,肖育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油桐根腐病的致病菌与国内已知腐皮镰孢8个专化型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油桐根腐病致病菌为腐皮镰孢—新的专化型,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a-1euritidis Chen et Xiao)的命名提供了生物化学依据.

    1988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壳斗科木材分类的研究

    端木炘

    <正>四川壳斗科树木有6属80余种及变种,蓄积量约占阔叶材1/3以上,为全省第一位.在树木生产、经营与利用中,经常遇到壳斗科树木,本文就所见树种64种及变种(标本均存林科院木材标本室)分作15类.可以掌握鉴别各类树种,开拓扩大代用树种,充分利用本省栎木资源.

    1988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壳斗科木材分类的研究

    端木炘

    <正>四川壳斗科树木有6属80余种及变种,蓄积量约占阔叶材1/3以上,为全省第一位.在树木生产、经营与利用中,经常遇到壳斗科树木,本文就所见树种64种及变种(标本均存林科院木材标本室)分作15类.可以掌握鉴别各类树种,开拓扩大代用树种,充分利用本省栎木资源.

    1988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隆孝雄,熊光灿,赵定全,江中寿

    本项研究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对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在一切种群密度下,都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是聚集分布,且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生物学特性,推出卵期和蛹期也属于聚集分布.本文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计算出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确定了抽样方法.

    1988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隆孝雄,熊光灿,赵定全,江中寿

    本项研究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对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在一切种群密度下,都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是聚集分布,且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生物学特性,推出卵期和蛹期也属于聚集分布.本文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计算出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确定了抽样方法.

    1988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研究

    袁应鑫,李中荣,吴萌

    试验采用配对比较法,对笋用林培育措施与竹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1.采用各项经营技术措施对竹笋增产比较显著;2.在增产显著地区,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和肥料价值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劳力、物资、竹笋产量、市场价值等综合影响),本研究说明当前在福宝林区不宜采用施肥措施.

    1988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研究

    袁应鑫,李中荣,吴萌

    试验采用配对比较法,对笋用林培育措施与竹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1.采用各项经营技术措施对竹笋增产比较显著;2.在增产显著地区,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和肥料价值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劳力、物资、竹笋产量、市场价值等综合影响),本研究说明当前在福宝林区不宜采用施肥措施.

    1988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化单宁毒理试验

    宋述辉

    本文报道固化单宁对大鼠、小鼠急性经口毒性,7天连续染毒毒性及其致突变作用.结果: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大于10g/kg,7天连续染毒累积剂量达35g/kg,未见有中毒征象.一组短期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及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表明该品无致突变作用.

    1988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固化单宁毒理试验

    宋述辉

    本文报道固化单宁对大鼠、小鼠急性经口毒性,7天连续染毒毒性及其致突变作用.结果: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大于10g/kg,7天连续染毒累积剂量达35g/kg,未见有中毒征象.一组短期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及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表明该品无致突变作用.

    1988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斑平腹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吴猛耐,吴平辉,赵家桦,张务民,周祖基

    <正>双斑平腹小蜂Anastatns sp.为四川省马尾松毛虫Dendrolimns pnnctatns Walker卵期寄生性天敌昆虫之一.本种极像天蛾卵平腹小蜂A.acherontiae Narayanan et al.(天敌昆虫图册,97页),但翅斑、触角索节粗细、腭须、第2、3产卵瓣均有一些不同,是我国松毛虫上未报道的1种平腹小蜂.本种是四川重庆一带的主要种类,为探索其利用可能,做了一些观察,现将其生活史及生活习性报道如下:

    1988年02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斑平腹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吴猛耐,吴平辉,赵家桦,张务民,周祖基

    <正>双斑平腹小蜂Anastatns sp.为四川省马尾松毛虫Dendrolimns pnnctatns Walker卵期寄生性天敌昆虫之一.本种极像天蛾卵平腹小蜂A.acherontiae Narayanan et al.(天敌昆虫图册,97页),但翅斑、触角索节粗细、腭须、第2、3产卵瓣均有一些不同,是我国松毛虫上未报道的1种平腹小蜂.本种是四川重庆一带的主要种类,为探索其利用可能,做了一些观察,现将其生活史及生活习性报道如下:

    1988年02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园皮蠹生活习性初步观察及防治

    景河铭,黄定芳

    <正>小园皮蠹(Anthrenus Picturatus Verbaci Linnaeus)是为害干燥动物质昆虫、鸟类、鼠类、兽类等标本的害虫,亦为害干燥的植物质标本以及皮、毛、鬃制品,丝、毛织品及多种中药材和包装绒盒等.要保存标本不受损害,除防止灰尘、日晒和菌类的侵害外,最重要的是防治小园皮蠹、白带园皮蠹,谷斑皮蠹、红带皮蠹、钩纹皮蠹、书虱袋衣蛾等虫蛀.据在永川、西昌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等地调查,我省以小园皮蠹为害重,当年采集的昆虫、鸟类、鼠类等针插和剥制干燥标本,受害最严重.若管理不善,1年后,常有20—30%受害,严重的全部蛀食尽.我校1983年6月采集的昆虫标本9月份发生虫蛀,其中采集的白头翁鸟的剥制标本,被蛀后仅留下一些骨骼及飞羽主干.因此,我们从1983年以来在我校病虫标本室对小园皮蠹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进行了室内外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资料整理于后.

    1988年02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园皮蠹生活习性初步观察及防治

    景河铭,黄定芳

    <正>小园皮蠹(Anthrenus Picturatus Verbaci Linnaeus)是为害干燥动物质昆虫、鸟类、鼠类、兽类等标本的害虫,亦为害干燥的植物质标本以及皮、毛、鬃制品,丝、毛织品及多种中药材和包装绒盒等.要保存标本不受损害,除防止灰尘、日晒和菌类的侵害外,最重要的是防治小园皮蠹、白带园皮蠹,谷斑皮蠹、红带皮蠹、钩纹皮蠹、书虱袋衣蛾等虫蛀.据在永川、西昌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等地调查,我省以小园皮蠹为害重,当年采集的昆虫、鸟类、鼠类等针插和剥制干燥标本,受害最严重.若管理不善,1年后,常有20—30%受害,严重的全部蛀食尽.我校1983年6月采集的昆虫标本9月份发生虫蛀,其中采集的白头翁鸟的剥制标本,被蛀后仅留下一些骨骼及飞羽主干.因此,我们从1983年以来在我校病虫标本室对小园皮蠹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进行了室内外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资料整理于后.

    1988年02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谭松波,林坤华,蒲永兰

    <正>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发生普遍,世代多,繁殖量大,是我省近几年发展意大利杨树的一大虫害.我们于1985—1986年在邛峡县对杨扇舟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1988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谭松波,林坤华,蒲永兰

    <正>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发生普遍,世代多,繁殖量大,是我省近几年发展意大利杨树的一大虫害.我们于1985—1986年在邛峡县对杨扇舟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1988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条杉天牛防治试验

    李跃坤,李健康

    <正>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属鞘翅目天牛科,严重危害柏木,以幼虫蛀食树干,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成螺旋状虫道,致使二者分离,树干自上而下失水枯死.此虫在我省主要分布在梓潼、剑阁、广元等县,危害古柏,在广汉、德阳、南江等县亦有分布.我们从1983—1986年在梓潼县进行观察和防治,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988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条杉天牛防治试验

    李跃坤,李健康

    <正>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属鞘翅目天牛科,严重危害柏木,以幼虫蛀食树干,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成螺旋状虫道,致使二者分离,树干自上而下失水枯死.此虫在我省主要分布在梓潼、剑阁、广元等县,危害古柏,在广汉、德阳、南江等县亦有分布.我们从1983—1986年在梓潼县进行观察和防治,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988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调查

    罗开域

    <正>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防治松毛虫是我国普遍推广应用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我省从70年代初以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间应用试验,仅华莹山林区防治面积就达3千多ha.为充分发挥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对我省的赤眼蜂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

    1988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调查

    罗开域

    <正>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防治松毛虫是我国普遍推广应用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我省从70年代初以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间应用试验,仅华莹山林区防治面积就达3千多ha.为充分发挥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对我省的赤眼蜂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

    1988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氧剂及其应用

    谢仁智,赵道彬,李英华

    <正>氧是生物(包括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除厌氧细菌外氧的存在也利于害虫和霉菌的繁殖.谷类、药材、衣物贮存时经常发霉生虫,油脂及含油脂的食品由于氧的作用而产生异味,进一步氧化还会产生有异臭味的过氧化物.现有食品包装、储存技术,如干燥、盐渍、糖渍,以及近代的真空、充氧储存,国外还有添加防腐剂,防氧化剂储存等.这些方法对食品的色、香、味等均有一定的损失.

    1988年02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氧剂及其应用

    谢仁智,赵道彬,李英华

    <正>氧是生物(包括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除厌氧细菌外氧的存在也利于害虫和霉菌的繁殖.谷类、药材、衣物贮存时经常发霉生虫,油脂及含油脂的食品由于氧的作用而产生异味,进一步氧化还会产生有异臭味的过氧化物.现有食品包装、储存技术,如干燥、盐渍、糖渍,以及近代的真空、充氧储存,国外还有添加防腐剂,防氧化剂储存等.这些方法对食品的色、香、味等均有一定的损失.

    1988年02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尾松天然林间伐强度试验

    罗韧

    <正>马尾松天然林更新容易.由于林分密度大,郁闭时间早,自然分化严重,应及时进行经营调节,促使林分质量提高.我们对不同密度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间伐强度进行试验,经3年观测,得出密度在4000——6000株/ha的林分间伐强度以株数的40—50%时,效果最佳的初步结论.

    1988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尾松天然林间伐强度试验

    罗韧

    <正>马尾松天然林更新容易.由于林分密度大,郁闭时间早,自然分化严重,应及时进行经营调节,促使林分质量提高.我们对不同密度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间伐强度进行试验,经3年观测,得出密度在4000——6000株/ha的林分间伐强度以株数的40—50%时,效果最佳的初步结论.

    1988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林业工业普查数据处理及应用程序

    郭克庆

    <正>用微机进行林业工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在我省尚属首次.全省林业工业普查工作数据最大(60多万个数据)、统计指标多(400多个统计指标)、报表类型多且数量大(1200份之多).用人工统计处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多数统计指标数值很大(达1百多亿,即10~(11)次方),难以用人工进行统计处理.即使部分数据可用人工进行统计处理,但处理速度也很慢,数据处理结果容易产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法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和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管理部门也难于全面了解、掌握各林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为此,四川省林业厅工业普查办公室委托四川省林科所研制《四川省林业工业普查数据处理及其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1988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林业工业普查数据处理及应用程序

    郭克庆

    <正>用微机进行林业工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在我省尚属首次.全省林业工业普查工作数据最大(60多万个数据)、统计指标多(400多个统计指标)、报表类型多且数量大(1200份之多).用人工统计处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多数统计指标数值很大(达1百多亿,即10~(11)次方),难以用人工进行统计处理.即使部分数据可用人工进行统计处理,但处理速度也很慢,数据处理结果容易产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法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和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管理部门也难于全面了解、掌握各林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为此,四川省林业厅工业普查办公室委托四川省林科所研制《四川省林业工业普查数据处理及其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1988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遗传学与林木育种

    江洪

    <正>生态遗传学(Ecological Gentics)是由生态学和遗传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自然群体对环境的调整和适应的遗传基础.依照传统的观点,生态和遗传学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生态学侧重于宏观的方向,而遗传学则着眼于微观领域.在E.P.奥德姆(Odum,1972)提出的生物学谱中,有机体、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机体、器官、细胞和基因则多为遗传学研究的对象.Charis.

    1988年02期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遗传学与林木育种

    江洪

    <正>生态遗传学(Ecological Gentics)是由生态学和遗传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自然群体对环境的调整和适应的遗传基础.依照传统的观点,生态和遗传学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生态学侧重于宏观的方向,而遗传学则着眼于微观领域.在E.P.奥德姆(Odum,1972)提出的生物学谱中,有机体、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机体、器官、细胞和基因则多为遗传学研究的对象.Charis.

    1988年02期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莹市东方红林场松毛虫天敌调查

    蒲永兰,贺绍翠

    <正>利用天敌来控制虫害成灾是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但在松毛虫常灾区,天敌的种类有多少,哪些天敌能抑制松毛虫虫口密度上升,是必须探索的问题.1987年4月至10月,我们在华莹市东方红林场进行了松毛虫天敌的调查.东方红林场地处华莹山脉中段,全场有森林面积3.2万亩,多为人工马尾松纯林,历来松毛虫比较严重,仅1986年全场松毛虫发生面积达1.1万亩,是松毛虫历史性的常灾区,调查工作按不同地形和海拔高度,选6块标准地,每块面

    1988年0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莹市东方红林场松毛虫天敌调查

    蒲永兰,贺绍翠

    <正>利用天敌来控制虫害成灾是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但在松毛虫常灾区,天敌的种类有多少,哪些天敌能抑制松毛虫虫口密度上升,是必须探索的问题.1987年4月至10月,我们在华莹市东方红林场进行了松毛虫天敌的调查.东方红林场地处华莹山脉中段,全场有森林面积3.2万亩,多为人工马尾松纯林,历来松毛虫比较严重,仅1986年全场松毛虫发生面积达1.1万亩,是松毛虫历史性的常灾区,调查工作按不同地形和海拔高度,选6块标准地,每块面

    1988年0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秃杉在我省引种的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林科所林木引种组

    <正>我省盆周山地海拔1200—2000m,森林植被稀疏,不少荒山秃岭.现有植被除在远山交通不便的地方外,上部多为经济价值低的次生林.由于气候寒冷,水份较高,种树选择受到很大限制,可供人工栽培利用的树种较少,是我省加速荒山绿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引种秃杉旨在丰富盆周山地造林树种,为开发盆周经济创造条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速生高产.据了解在云南54年生人工秃杉林,每公顷蓄积量1729,945m~3,(年均生长量2.13m~3/亩),单株材积2m~3,比著名的

    1988年02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秃杉在我省引种的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林科所林木引种组

    <正>我省盆周山地海拔1200—2000m,森林植被稀疏,不少荒山秃岭.现有植被除在远山交通不便的地方外,上部多为经济价值低的次生林.由于气候寒冷,水份较高,种树选择受到很大限制,可供人工栽培利用的树种较少,是我省加速荒山绿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引种秃杉旨在丰富盆周山地造林树种,为开发盆周经济创造条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速生高产.据了解在云南54年生人工秃杉林,每公顷蓄积量1729,945m~3,(年均生长量2.13m~3/亩),单株材积2m~3,比著名的

    1988年02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朗自然保护区竹种园病虫害调查

    张金钟,陈素芬,林强

    <正>为了解掌握王朗自然保护区竹种园的病虫种类、发生及危害情况,保证试验竹种正常生长,于1986年对该区引进的30个竹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竹种园概况竹种园位于王朗自然保护区中部的“牧羊场”.是一向南偏西的坡地,坡度5—25°,平均13.8°,海拔高度2540—2590m,属次生林、杂灌林及山地草原地带,在50年代初,曾进行过少量采伐.主要以铁杉、冷杉、云杉、华山松、白桦、红桦、椴木、岷山杨、高山柳、

    1988年02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朗自然保护区竹种园病虫害调查

    张金钟,陈素芬,林强

    <正>为了解掌握王朗自然保护区竹种园的病虫种类、发生及危害情况,保证试验竹种正常生长,于1986年对该区引进的30个竹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竹种园概况竹种园位于王朗自然保护区中部的“牧羊场”.是一向南偏西的坡地,坡度5—25°,平均13.8°,海拔高度2540—2590m,属次生林、杂灌林及山地草原地带,在50年代初,曾进行过少量采伐.主要以铁杉、冷杉、云杉、华山松、白桦、红桦、椴木、岷山杨、高山柳、

    1988年02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柏木油提取试验

    张晓村

    <正>柏木油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于各种化妆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定香、调香等.我县柏木资源丰富,从1985年起建立了柏木油加工点,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如下柏木油生产工艺.

    1988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柏木油提取试验

    张晓村

    <正>柏木油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于各种化妆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定香、调香等.我县柏木资源丰富,从1985年起建立了柏木油加工点,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如下柏木油生产工艺.

    1988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营养酒——油橄榄酒试制初报

    李炎春

    <正>我区从70年代开始引种油橄榄以来,现已栽种近50万株,产量稳步上升.油橄榄果主要用于榨油或作罐头.橄榄油中不饱和酯肪酸含量80%以上,并富含维生素A、D、PP、E、K,不含胆固醇,可防上心血管硬化,消炎、降胃热,对肝、脾、胃、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为了充分利用榨油后的油渣,开辟油橄榄新用途,从1984年起由万县酒厂进行酿酒试验,采用橄榄果→榨油→油渣→酿酒→沤肥的生产流程,酿制成油橄榄酒,产

    1988年0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营养酒——油橄榄酒试制初报

    李炎春

    <正>我区从70年代开始引种油橄榄以来,现已栽种近50万株,产量稳步上升.油橄榄果主要用于榨油或作罐头.橄榄油中不饱和酯肪酸含量80%以上,并富含维生素A、D、PP、E、K,不含胆固醇,可防上心血管硬化,消炎、降胃热,对肝、脾、胃、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为了充分利用榨油后的油渣,开辟油橄榄新用途,从1984年起由万县酒厂进行酿酒试验,采用橄榄果→榨油→油渣→酿酒→沤肥的生产流程,酿制成油橄榄酒,产

    1988年0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光灯诱杀松毛虫成虫的初步探讨

    何清华

    <正>天池林场老土地工队有马尾松纯林3012亩,海拔750—900m,树高11m,胸径14cm、郁闭度0.8,林相整齐,生长较好,地被物较多,由于未作虫情测报工作,也无防治准备,于1981年暴发马尾松毛虫,有虫株率100%,平均虫口密度282头,最大达2733头,危害十分严重.为了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我们针对当时无药缺械,树高虫多的情况,采用黑光灯诱杀松毛虫成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诱杀情况总结于后:

    1988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光灯诱杀松毛虫成虫的初步探讨

    何清华

    <正>天池林场老土地工队有马尾松纯林3012亩,海拔750—900m,树高11m,胸径14cm、郁闭度0.8,林相整齐,生长较好,地被物较多,由于未作虫情测报工作,也无防治准备,于1981年暴发马尾松毛虫,有虫株率100%,平均虫口密度282头,最大达2733头,危害十分严重.为了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我们针对当时无药缺械,树高虫多的情况,采用黑光灯诱杀松毛虫成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诱杀情况总结于后:

    1988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望坪村林农间作情况调查

    唐世斌

    <正>望坪村是巫溪县凤凰区菱角乡一个较小的自然村,海拔650—800m,属中、低山地区.1983—1986年,陆续在带垦速生丰产幼林地内进行了林粮、林经间作,至1986年共间作粮、经济作物39.5亩,其中间作洋芋8.2亩,油菜16.5亩,豌豆6.3亩,小麦 1.3亩.

    1988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望坪村林农间作情况调查

    唐世斌

    <正>望坪村是巫溪县凤凰区菱角乡一个较小的自然村,海拔650—800m,属中、低山地区.1983—1986年,陆续在带垦速生丰产幼林地内进行了林粮、林经间作,至1986年共间作粮、经济作物39.5亩,其中间作洋芋8.2亩,油菜16.5亩,豌豆6.3亩,小麦 1.3亩.

    1988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花泡桐地膜覆盖育苗

    周启湘

    <正>1987年从四川黔江县引进白花泡桐种子,进行两段育苗试验.即地膜覆盖母床培育小苗,二段移植扩床培育大苗.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后由于水热条件改善,促使早出苗,与露地育苗比,播种期提前6天,种子发芽出土始期提前30天,出苗终期提前39天,提高了出苗整齐度.

    1988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花泡桐地膜覆盖育苗

    周启湘

    <正>1987年从四川黔江县引进白花泡桐种子,进行两段育苗试验.即地膜覆盖母床培育小苗,二段移植扩床培育大苗.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后由于水热条件改善,促使早出苗,与露地育苗比,播种期提前6天,种子发芽出土始期提前30天,出苗终期提前39天,提高了出苗整齐度.

    1988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性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

    <正>半个世纪以前,在德国“种族科学”甚嚣尘上的时候,德国科学家E.费歇就指出:“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是并且永远是国际的.”这个震动当年整个德国的论断,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性原则”.而且,科学的国际性,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变得更加鲜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988年02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性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

    <正>半个世纪以前,在德国“种族科学”甚嚣尘上的时候,德国科学家E.费歇就指出:“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是并且永远是国际的.”这个震动当年整个德国的论断,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性原则”.而且,科学的国际性,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变得更加鲜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988年02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