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光瑶
四川省西部甘孜高海拔林区低温、少雨,限制了乔木树种的生长和分布。裸露采伐迹地上的苗木则更为严重的受到低温、干旱的为害。树种许多不同的生理特性有助于树木的抗旱。关于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围内外已有研究,但对于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林区的乔木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研究尚未见到报道。因此,研究高海拔林区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对选择适合于本林区生境的更新树种,提供生理依据,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工作。 本项研究用生态生理的方法,研究甘孜高海拔林区主要建群树种抗旱性的生理特性及种间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鳞皮云杉和川西云杉的含水量降低,鳞皮冷杉含水量反而增高。随着海拔升高。川西云杉和鳞皮冷杉热蒸腾率下降,而鳞皮云杉热蒸腾率显著升高。陈海拔3500—3600m处的鳞皮冷杉雨季水势低于旱季外,在海拔3500—3900m处生长的三种树种水势部是雨季高于旱季。从自然饱和亏与临界泡和亏的测定说明:抗脱水能力大小的顺序是:鳞皮云杉六于鳞皮冷杉大于川西云杉,随着海拔升高鳞皮冷杉的抗脱水能力大于鳞皮云杉。
1987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金锡,闵安明,甘莉明,刘长祥,马志贵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是大熊猫喜食竹种之一,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的研究,探论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为大熊猫主食竹更新,复壮,造林,营建大熊猫食料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探讨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的生长节律:1、年生长节律。幼龄竹表现最明显,在未达成竹之前,年高生长,径生长及重量生长均大于前一年。2、季节生长节律。在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生长节律不同。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延缓期在4月10日—6月10日。共62天。绝对生长率G=0.09;指数生长期在6月11日—8月26日。共77天。G=2.54;相对生长下降期在8月26日—9月23日,共28天。C=0.43。3、日生长节律。据观测,在竹笋—幼竹的生长季节里,夜间生长量略大于白天生长量,其出现频率为52%,夜间高生长量为0.63cm,白天高生长量为0.59cm。4、竹笋—幼竹生长与气候的关系。通过气温,相对湿度,幅射量,地温与竹笋生长量的定位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温度因子是支配竹笋—幼竹生长的主导因素,这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1987年01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家骏,江洪,王运煌,宋玉池
对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uus(Thunb)D·Don)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观察。观察结果:取材于四川灌县的罗汉松2n=28=10m+18sm,其中第2、4、7、9对染色体含随体。染色体长度变化在2.2—8.2微米之间,相对长度的变动范围是2.9—11.0%;染色体蝉旋化指数(L~e)为3.79,远远大于1,说明罗汉松染色体核型是高度不对称的。
1987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韧,邓朝经,覃模昌,代培云
柏木为我国亚热带代表性针叶树种之一。本文对用国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为126.463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124.016t/ha,占总量的98.06%。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是: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球果。树龄30年时,乔木层总净生产量及干材净生产量均处于速生阶段,因此,不宜在30年前对柏木人工林进行主伐。
1987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赵本虎,张小平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cles Fuetcheng)是我国特有的孑遗古稀植物之一,树种中的活化石。树干端直,树姿优美,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很好的四旁绿化和荒山造林树种。自1948年被发现定名后,各地广为引种栽培,我国除东北和西北以外,各省均有栽培,据完全了解,欧、美及非州有50多个国家引种。垂直分布从海拔200m左右的长江两岸,至海拔2600m的川西地区。 在水杉发展过程中,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对种子育苗与幼林的培育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但对水杉的生态与生长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少。为丰富用材树种和建立速生丰产林提供科学依据,对我省现有四旁和荒山营造的水杉,分别进行实地调查观测,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研究表明:水杉在年平均温度为8.6—20.5℃,极端最高温为45℃,最低湿为—47℃,年降雨量753.1—2364.6mm,相对温度从40%到90%,日照时数526.9—2400小时的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喜微酸性或酸性土壤在山坡中下部缓坡山谷生长良好。20年生的水杉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8m,直径生长量为1.2cm。30年生还未达到数量成熟。根系发达,穿透力强,据调查,9年生的水杉根幅比冠幅大30.6—41.4%,其生长量是阳坡比阴坡大。总的说来,水杉对生境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宜于在我省适生区发展。
1987年01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友胜
本文应用日本林学家铃木太七的林分转移概率过程理论,分别杉木、马尾松等针叶类和杂阔三个作业级,建立了实现武陵山商品用材林基地法正林结构的最佳模型。
1987年01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广成,郭克庆,赵普清
<正> 近年来,计算机尤其是微型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工具和现代化手段逐步改善传统工作方式及管理的方法——办公室自动化这一崭新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已开始异军突起。我们研究开发出了“中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课题是“四川林业微机局部网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份和内容之一。
1987年01期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群洲,吴萌,赵本虎,张小平
<正> 我国西南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种,近年来,先后出现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大熊猫的生存。为此,研究竹子开花的习性和规律,探讨开花原因及花后更新换代方式,对预测开花期,防止或延期开花的方法和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竹子的健壮生长。
1987年01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森木
<正>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tanica Mill)又名露丝柏,系柏木科柏木属高大乔木。1984年我区建立80公顷墨西哥柏引种栽培基地,按照国家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专项合同规定,15年达到每亩蓄积量7m~3。 在吴家乡和石塘乡分两片营造墨西哥柏基地林,经过造林调查设计,采用自育苗自造林的方式,3年共栽墨西哥柏苗木288,000株(其中营养袋苗木55000株)。通过三年的实践和观察、记载、现初报如下。
1987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向天森,李和生
<正> 为了解决中山地带造林树种和海拔1500米以上大面积宜林荒山飞机播种造林树种问题,我县从1980年开始在大巴山南麓的一字梁山区进行了华北油松人工撒播造林试验。 一、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区位于东径108°38′至108°53′,北纬31°17′至31°42′,地处大巴山南麓中山区,海拔1800至2626m,地形复杂,起伏较大,相对高差600至800米,坡向明显,坡度多在25°至45°之间。年平均气温14.2℃至6.0℃,极端最低气温-16℃至-21℃,8月底至次年4
1987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松琴
<正> 川楝是我省速生树种之一,落叶乔木,生长迅速,高可达15米左右。川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碱性及盐渍化土壤上均能生长,耐涝。树皮黑褐色,幼时淡褐色,有白色皮孔。材色红棕色,材质较硬,性脆,纹理细微,美观,耐腐性强,油漆性能亦佳,板面上纹理部份有扭曲颇美观,适宜做家俱和各类箱盒。在工业上可用做胶合板、玩具、网球及羽毛球拍,和人造丝从纸浆原料。川楝分布于西南各省,四川主要分布于万县、绵阳、乐山、南充、涪陵,达县,宜宾等地区。
1987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油桐根腐病研究协作组
<正> 腐皮镰孢油桐专化型(以下简称Fsa)是1985年2月30日从万县国家乡油桐病区病株中分离出的一种病原菌。经接种和回接试验结果证明,此菌是引起油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定名腐皮镰孢油桐专化型(Fusarium Soloani(Mart)Sacc f.sp Aleurites chen et Xiao)。此菌对幼,成年桐树均能为害,特别对10—20年生树为害最重。受害的植株初期地上部份叶片变小,出现失水症状,地下部份须根腐烂逐渐蔓延到侧根,最后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本文报道Fsa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供参考。
1987年01期 65-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蜀南竹海”楠竹枯死问题综合考察组
<正> 四川长宁、江安县万岭菁竹区楠竹林生长茂密葱绿,分布连县成片,在国内实属少见,素有“蜀南竹海”之称。这里不仅是竹林基地,在竹材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风光秀丽,在开拓旅游事业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近两年,楠竹林相继发生枯死现象,面积逐年扩大,灾害日趋加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威胁着竹海的安全,因而引起省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界人士的严重关注。 为了保护竹海资源,发展旅游资源,经研究决定,由四川省林业厅邀请国内林木病理、土壤、栽培等方面教授赴竹海会诊,与省、地、县、所、乡的林业科技工作者,竹农组成考察组进行考察。
1987年01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林业发展项目赴日考察团
<正> 为执行国际开发协会(1605—CHA)项目任务,由四川省林业厅林业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郭成评任团长,工程师杜孝生、洪雅林场副场长刘国祥、工程师段官安为团员和成都市外办朱正明翻译一行5人,于1986年7月20日至8月9日,对日本国进行营林技术考察,其目的在于学习借鉴日本人造柳杉、落叶松的营林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及柳杉材和间伐小径材加工利用等。在日期间,实地考察了日本国立林业试验场,关东林木良种场,群马县沼田营林暑,林业机械化培训中心,木材加工厂,长野县岩村田营林暑,静冈县龙山森林协会,京都北山林业,三重县诸户林业所。同时还参观了岩手县岩富士机械厂,静冈沼津锯材机厂及小松油锯株式会。拜访了林野厅和与四川结为友好省县的山梨县。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接待,介绍了情况和经验,参观了从林木育种到森林主伐更新的生产现场,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中日人民的友谊和林业工作者的友好合作精神,基本达到了考察的目的。现将主要情况介绍于下:
1987年01期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