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亚高山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及景观变迁

    侯广维,王金锡,史立新

    <正>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森林生态定位研究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论文,但是对已失去的亚高山冷杉林的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缺乏研究.地处长江上源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采伐一直为人们关注,这片水源涵养林失去后对环境的影响,如皆伐在小流域内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原始针叶林景观改变,迹地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有鉴于此,四川省林业科研所在过去建立的森林定位观测实验地的基础

    1985年Z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川西亚高山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及景观变迁

    侯广维,王金锡,史立新

    <正>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森林生态定位研究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论文,但是对已失去的亚高山冷杉林的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缺乏研究.地处长江上源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采伐一直为人们关注,这片水源涵养林失去后对环境的影响,如皆伐在小流域内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原始针叶林景观改变,迹地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有鉴于此,四川省林业科研所在过去建立的森林定位观测实验地的基础

    1985年Z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川西亚高山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及景观变迁

    侯广维,王金锡,史立新

    <正>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森林生态定位研究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论文,但是对已失去的亚高山冷杉林的皆伐迹地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缺乏研究.地处长江上源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采伐一直为人们关注,这片水源涵养林失去后对环境的影响,如皆伐在小流域内土壤营养元素如何变化;原始针叶林景观改变,迹地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有鉴于此,四川省林业科研所在过去建立的森林定位观测实验地的基础

    1985年Z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柏木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江洪,王琳

    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柏木属9个树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并用排序的方法对9个树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据酶谱的排序结果把9个树种分为了5类.其中,巨柏、西藏柏木、干香柏、岷江柏木和剑阁柏木为一类,地中海柏木、柏木、墨西哥柏木和绿干柏各为一类,从分子水平上论证了前人对于柏木属各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柏木属植物近缘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似程度的替代与近缘种间的地理替代表现出强烈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来探索植物地理替代的规律.柏木属内种间平均酶谱距离约为O.75,推测其地质发生的年代大约为早白垩纪更前的侏罗记.本文还发现用排序方法研究同工酶谱可以达到定量比较的水平,在实践中有较多的优越性.

    1985年Z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柏木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江洪,王琳

    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柏木属9个树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并用排序的方法对9个树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据酶谱的排序结果把9个树种分为了5类.其中,巨柏、西藏柏木、干香柏、岷江柏木和剑阁柏木为一类,地中海柏木、柏木、墨西哥柏木和绿干柏各为一类,从分子水平上论证了前人对于柏木属各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柏木属植物近缘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似程度的替代与近缘种间的地理替代表现出强烈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来探索植物地理替代的规律.柏木属内种间平均酶谱距离约为O.75,推测其地质发生的年代大约为早白垩纪更前的侏罗记.本文还发现用排序方法研究同工酶谱可以达到定量比较的水平,在实践中有较多的优越性.

    1985年Z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柏木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江洪,王琳

    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柏木属9个树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并用排序的方法对9个树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据酶谱的排序结果把9个树种分为了5类.其中,巨柏、西藏柏木、干香柏、岷江柏木和剑阁柏木为一类,地中海柏木、柏木、墨西哥柏木和绿干柏各为一类,从分子水平上论证了前人对于柏木属各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柏木属植物近缘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似程度的替代与近缘种间的地理替代表现出强烈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来探索植物地理替代的规律.柏木属内种间平均酶谱距离约为O.75,推测其地质发生的年代大约为早白垩纪更前的侏罗记.本文还发现用排序方法研究同工酶谱可以达到定量比较的水平,在实践中有较多的优越性.

    1985年Z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杉木无性系同工酶表型研究

    王季勋,周明晦,陈玲

    对杉木种子园中51个无性系及其不同分株的过氧化物酶,进行了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谱图式证明,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酶谱表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明显的酶谱差异,为鉴定杉木无性系提供了可靠的生化指标.采用酶谱距离,将系间差异数量化,借以比较其分岐程度.文章最后讨论了酶谱资料在研究杉木种子园及其无性系中的作用.

    1985年Z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杉木无性系同工酶表型研究

    王季勋,周明晦,陈玲

    对杉木种子园中51个无性系及其不同分株的过氧化物酶,进行了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谱图式证明,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酶谱表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明显的酶谱差异,为鉴定杉木无性系提供了可靠的生化指标.采用酶谱距离,将系间差异数量化,借以比较其分岐程度.文章最后讨论了酶谱资料在研究杉木种子园及其无性系中的作用.

    1985年Z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杉木无性系同工酶表型研究

    王季勋,周明晦,陈玲

    对杉木种子园中51个无性系及其不同分株的过氧化物酶,进行了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谱图式证明,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酶谱表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明显的酶谱差异,为鉴定杉木无性系提供了可靠的生化指标.采用酶谱距离,将系间差异数量化,借以比较其分岐程度.文章最后讨论了酶谱资料在研究杉木种子园及其无性系中的作用.

    1985年Z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慈竹采伐年龄的探讨

    吴萌,韩铎

    慈竹是造纸和竹编工艺的主要原料.根据其用途,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慈竹的生物特性、竹材的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等因素,提出采伐4年竹比较合理.

    1985年Z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慈竹采伐年龄的探讨

    吴萌,韩铎

    慈竹是造纸和竹编工艺的主要原料.根据其用途,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慈竹的生物特性、竹材的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等因素,提出采伐4年竹比较合理.

    1985年Z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慈竹采伐年龄的探讨

    吴萌,韩铎

    慈竹是造纸和竹编工艺的主要原料.根据其用途,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慈竹的生物特性、竹材的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等因素,提出采伐4年竹比较合理.

    1985年Z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云杉赤落叶病发生规律与危害的研究

    钱立坤

    <正>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分布于四川的岷江、大小金川和白龙江流域,延伸到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南部.处大江大河上游,对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稳定流量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山林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云杉受到30多种病虫害为害,其中主要病害为云杉赤落叶病(Hypoderma sp.).云杉赤落叶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在四川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的马尔康、松潘、黑水、金川、木里、丹巴、壤塘均有分布.林木受害株率高达100%,感病指数高达81.8,平均每公顷损失木材幼龄林为5.9833—9.6069米~3.主要危害粗枝云杉

    1985年Z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杉赤落叶病发生规律与危害的研究

    钱立坤

    <正>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分布于四川的岷江、大小金川和白龙江流域,延伸到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南部.处大江大河上游,对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稳定流量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山林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云杉受到30多种病虫害为害,其中主要病害为云杉赤落叶病(Hypoderma sp.).云杉赤落叶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在四川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的马尔康、松潘、黑水、金川、木里、丹巴、壤塘均有分布.林木受害株率高达100%,感病指数高达81.8,平均每公顷损失木材幼龄林为5.9833—9.6069米~3.主要危害粗枝云杉

    1985年Z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杉赤落叶病发生规律与危害的研究

    钱立坤

    <正>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分布于四川的岷江、大小金川和白龙江流域,延伸到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南部.处大江大河上游,对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稳定流量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山林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云杉受到30多种病虫害为害,其中主要病害为云杉赤落叶病(Hypoderma sp.).云杉赤落叶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在四川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的马尔康、松潘、黑水、金川、木里、丹巴、壤塘均有分布.林木受害株率高达100%,感病指数高达81.8,平均每公顷损失木材幼龄林为5.9833—9.6069米~3.主要危害粗枝云杉

    1985年Z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森林害虫地理分区

    田泽君

    <正>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处于亚热带与温带区交错地带,具有南亚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发生多种森林害虫和繁衍多种有益的天敌类群.目前已知林木害虫1400余种,天敌昆虫300余种.每种森林害虫总是占有一定的区域即分布区,而害虫的分布既与它的种系历史发展相联系,又与环境相适应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寄主、气候、地形等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害虫分布区是一种包含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现象,对森林害虫地理分布、现状和规律的研究,运用自然规律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四川森林害虫种类、分布和灾

    1985年Z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森林害虫地理分区

    田泽君

    <正>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处于亚热带与温带区交错地带,具有南亚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发生多种森林害虫和繁衍多种有益的天敌类群.目前已知林木害虫1400余种,天敌昆虫300余种.每种森林害虫总是占有一定的区域即分布区,而害虫的分布既与它的种系历史发展相联系,又与环境相适应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寄主、气候、地形等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害虫分布区是一种包含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现象,对森林害虫地理分布、现状和规律的研究,运用自然规律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四川森林害虫种类、分布和灾

    1985年Z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森林害虫地理分区

    田泽君

    <正>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处于亚热带与温带区交错地带,具有南亚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发生多种森林害虫和繁衍多种有益的天敌类群.目前已知林木害虫1400余种,天敌昆虫300余种.每种森林害虫总是占有一定的区域即分布区,而害虫的分布既与它的种系历史发展相联系,又与环境相适应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寄主、气候、地形等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害虫分布区是一种包含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现象,对森林害虫地理分布、现状和规律的研究,运用自然规律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四川森林害虫种类、分布和灾

    1985年Z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慈竹施肥试验

    冯立

    <正>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 McClure)是川东长江河谷丘陵、低山地带重要的森林资源.涪陵市有3万亩.由于多年来的过度采伐造成林相残败,生长力很低,年平均亩产不到500斤,只有正常产量的1/5.为了提高产量,于1983年进行了施肥试验.一 试验地概况及方法试验地选在涪陵市共青森林经营所深坨工区.位于低山中部,海拔450米,坡向东,坡度25度.砂岩上发育的黄色砂壤土,厚度40厘米,PH值6.0.年均温16℃,年降水1500毫米.慈竹纯林,立竹为4代.每亩约70丛,平均胸径5厘米,平均高9米,郁闭度0.4,衰老竹较多.

    1985年Z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慈竹施肥试验

    冯立

    <正>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 McClure)是川东长江河谷丘陵、低山地带重要的森林资源.涪陵市有3万亩.由于多年来的过度采伐造成林相残败,生长力很低,年平均亩产不到500斤,只有正常产量的1/5.为了提高产量,于1983年进行了施肥试验.一 试验地概况及方法试验地选在涪陵市共青森林经营所深坨工区.位于低山中部,海拔450米,坡向东,坡度25度.砂岩上发育的黄色砂壤土,厚度40厘米,PH值6.0.年均温16℃,年降水1500毫米.慈竹纯林,立竹为4代.每亩约70丛,平均胸径5厘米,平均高9米,郁闭度0.4,衰老竹较多.

    1985年Z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慈竹施肥试验

    冯立

    <正>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 McClure)是川东长江河谷丘陵、低山地带重要的森林资源.涪陵市有3万亩.由于多年来的过度采伐造成林相残败,生长力很低,年平均亩产不到500斤,只有正常产量的1/5.为了提高产量,于1983年进行了施肥试验.一 试验地概况及方法试验地选在涪陵市共青森林经营所深坨工区.位于低山中部,海拔450米,坡向东,坡度25度.砂岩上发育的黄色砂壤土,厚度40厘米,PH值6.0.年均温16℃,年降水1500毫米.慈竹纯林,立竹为4代.每亩约70丛,平均胸径5厘米,平均高9米,郁闭度0.4,衰老竹较多.

    1985年Z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油县中坝厂区附近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的观察

    廖志琴

    <正>近年来,江油县陆续建设起火电、冶金、化工等厂矿30余个,每年排放废气达7136万米~3,影响厂区附近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解该区经济林木对大气污染受害的状况,于1980—1981年,对厂区外周围约100公里范围植物受害的程度,受害范围进行了调查研究.一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植物种类:油桐、核桃、慈竹、桑、乌桕、千丈、二球悬铃木、柏木、桤木、红桔、苹果、梨等.

    1985年Z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油县中坝厂区附近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的观察

    廖志琴

    <正>近年来,江油县陆续建设起火电、冶金、化工等厂矿30余个,每年排放废气达7136万米~3,影响厂区附近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解该区经济林木对大气污染受害的状况,于1980—1981年,对厂区外周围约100公里范围植物受害的程度,受害范围进行了调查研究.一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植物种类:油桐、核桃、慈竹、桑、乌桕、千丈、二球悬铃木、柏木、桤木、红桔、苹果、梨等.

    1985年Z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油县中坝厂区附近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的观察

    廖志琴

    <正>近年来,江油县陆续建设起火电、冶金、化工等厂矿30余个,每年排放废气达7136万米~3,影响厂区附近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解该区经济林木对大气污染受害的状况,于1980—1981年,对厂区外周围约100公里范围植物受害的程度,受害范围进行了调查研究.一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植物种类:油桐、核桃、慈竹、桑、乌桕、千丈、二球悬铃木、柏木、桤木、红桔、苹果、梨等.

    1985年Z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降低马尾松飞播用种量试验初报

    <正>马尾松是我省盆地飞播的主要树种.1963—1980年期间共飞播340万亩,为我省同期飞播总面积24.8%.1981—1985年期间飞播143万亩,为同期飞播总面积的33%(不包括马尾松与其它树种的混播面积),近年来马尾松飞播比重仍在继续增大,预计未来三、五年内高海拔飞播树种试验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前,马尾松将占重要的位置.根据统计资料,我省飞播投资每亩2元左右,种子费约占飞播经费开支的77%.降低飞播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种子费用.我省飞播马尾松每亩用种量多年来停留在半市斤水平上,近年设计用种量每亩降到

    1985年Z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降低马尾松飞播用种量试验初报

    <正>马尾松是我省盆地飞播的主要树种.1963—1980年期间共飞播340万亩,为我省同期飞播总面积24.8%.1981—1985年期间飞播143万亩,为同期飞播总面积的33%(不包括马尾松与其它树种的混播面积),近年来马尾松飞播比重仍在继续增大,预计未来三、五年内高海拔飞播树种试验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前,马尾松将占重要的位置.根据统计资料,我省飞播投资每亩2元左右,种子费约占飞播经费开支的77%.降低飞播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种子费用.我省飞播马尾松每亩用种量多年来停留在半市斤水平上,近年设计用种量每亩降到

    1985年Z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降低马尾松飞播用种量试验初报

    <正>马尾松是我省盆地飞播的主要树种.1963—1980年期间共飞播340万亩,为我省同期飞播总面积24.8%.1981—1985年期间飞播143万亩,为同期飞播总面积的33%(不包括马尾松与其它树种的混播面积),近年来马尾松飞播比重仍在继续增大,预计未来三、五年内高海拔飞播树种试验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前,马尾松将占重要的位置.根据统计资料,我省飞播投资每亩2元左右,种子费约占飞播经费开支的77%.降低飞播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种子费用.我省飞播马尾松每亩用种量多年来停留在半市斤水平上,近年设计用种量每亩降到

    1985年Z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统计法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续完)

    李荣伟

    <正>在定量的意义上,许多问题的研究往往可以归结为研究有关变量之间的联系.变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联系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例如,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等因子有关;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经、平均高和密度等指标有关;作物叶片的氮、磷含量与土壤的腐殖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有关.显然,弄清楚这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通常,我们并不满足于定性地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联系,而是希望在确知变量间存在联系时弄清楚这种联系的具体数学形式,即通过自变量x_1、x_2…、x把因变量y_1、y_2…、y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立数学模型.

    1985年Z1期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元统计法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续完)

    李荣伟

    <正>在定量的意义上,许多问题的研究往往可以归结为研究有关变量之间的联系.变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联系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例如,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等因子有关;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经、平均高和密度等指标有关;作物叶片的氮、磷含量与土壤的腐殖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有关.显然,弄清楚这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通常,我们并不满足于定性地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联系,而是希望在确知变量间存在联系时弄清楚这种联系的具体数学形式,即通过自变量x_1、x_2…、x把因变量y_1、y_2…、y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立数学模型.

    1985年Z1期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元统计法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续完)

    李荣伟

    <正>在定量的意义上,许多问题的研究往往可以归结为研究有关变量之间的联系.变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联系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例如,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等因子有关;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经、平均高和密度等指标有关;作物叶片的氮、磷含量与土壤的腐殖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有关.显然,弄清楚这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通常,我们并不满足于定性地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联系,而是希望在确知变量间存在联系时弄清楚这种联系的具体数学形式,即通过自变量x_1、x_2…、x把因变量y_1、y_2…、y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立数学模型.

    1985年Z1期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与年采伐限额

    周旭,刘心平

    <正>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森林法》“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规定,制定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对此,现就在年采伐限额下,如何确定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产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年采伐限额概况及特点全省林木的年采伐限额,包括的林种有用材林主伐,中幼林抚育间伐,防护林的更新择伐,低产林改造,散生林木采伐,这是为了全面而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全省共计年采伐限额蓄积量1630万立方米,出材量787万立方米.表现出的特点:年采伐限额随森林分布

    1985年Z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与年采伐限额

    周旭,刘心平

    <正>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森林法》“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规定,制定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对此,现就在年采伐限额下,如何确定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产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年采伐限额概况及特点全省林木的年采伐限额,包括的林种有用材林主伐,中幼林抚育间伐,防护林的更新择伐,低产林改造,散生林木采伐,这是为了全面而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全省共计年采伐限额蓄积量1630万立方米,出材量787万立方米.表现出的特点:年采伐限额随森林分布

    1985年Z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与年采伐限额

    周旭,刘心平

    <正>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森林法》“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规定,制定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对此,现就在年采伐限额下,如何确定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产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年采伐限额概况及特点全省林木的年采伐限额,包括的林种有用材林主伐,中幼林抚育间伐,防护林的更新择伐,低产林改造,散生林木采伐,这是为了全面而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全省共计年采伐限额蓄积量1630万立方米,出材量787万立方米.表现出的特点:年采伐限额随森林分布

    1985年Z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仁寿低山丘陵林业建设的意见

    喻成轩

    <正>一、自然地理特征仁寿县位于北纬29°39′—30°15′与东经104°—104°30′之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与黄壤地带四川盆地西南部.其自然地理特征是:山丘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理位置优越,水热资源充足.二、存在的问题本县所具有水热资源充足和亚热带山地丘陵的地理特征,虽然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过度砍伐和片面地追求粮棉生产,致使森林植被极其贫乏.全县农业用地达15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40%),而林业用地面积却由解放初期的60多万亩锐.

    1985年Z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仁寿低山丘陵林业建设的意见

    喻成轩

    <正>一、自然地理特征仁寿县位于北纬29°39′—30°15′与东经104°—104°30′之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与黄壤地带四川盆地西南部.其自然地理特征是:山丘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理位置优越,水热资源充足.二、存在的问题本县所具有水热资源充足和亚热带山地丘陵的地理特征,虽然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过度砍伐和片面地追求粮棉生产,致使森林植被极其贫乏.全县农业用地达15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40%),而林业用地面积却由解放初期的60多万亩锐.

    1985年Z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仁寿低山丘陵林业建设的意见

    喻成轩

    <正>一、自然地理特征仁寿县位于北纬29°39′—30°15′与东经104°—104°30′之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与黄壤地带四川盆地西南部.其自然地理特征是:山丘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理位置优越,水热资源充足.二、存在的问题本县所具有水热资源充足和亚热带山地丘陵的地理特征,虽然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过度砍伐和片面地追求粮棉生产,致使森林植被极其贫乏.全县农业用地达15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40%),而林业用地面积却由解放初期的60多万亩锐.

    1985年Z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索开发我市林业资源的新途径

    谢忠钧,曾维康

    <正>解放三十五年,我市林业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1954年起,相继在市郊西北边沿山区,营造国有杉木林.六十年代又在山区营建用材林基地和平原四旁绿化.现在市郊已有基地林三十万亩,有的巳开始间伐利用,平原一些乡村初步形成道路林成带,渠系林成网,林盘成点,荒滩荒坡林成片的点、带、网、片相结合,兼有农田防护、环境保护,提供用材和绿色能源的农田林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初步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建设布局,放宽政策稳定林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普及林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

    1985年Z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索开发我市林业资源的新途径

    谢忠钧,曾维康

    <正>解放三十五年,我市林业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1954年起,相继在市郊西北边沿山区,营造国有杉木林.六十年代又在山区营建用材林基地和平原四旁绿化.现在市郊已有基地林三十万亩,有的巳开始间伐利用,平原一些乡村初步形成道路林成带,渠系林成网,林盘成点,荒滩荒坡林成片的点、带、网、片相结合,兼有农田防护、环境保护,提供用材和绿色能源的农田林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初步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建设布局,放宽政策稳定林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普及林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

    1985年Z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索开发我市林业资源的新途径

    谢忠钧,曾维康

    <正>解放三十五年,我市林业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1954年起,相继在市郊西北边沿山区,营造国有杉木林.六十年代又在山区营建用材林基地和平原四旁绿化.现在市郊已有基地林三十万亩,有的巳开始间伐利用,平原一些乡村初步形成道路林成带,渠系林成网,林盘成点,荒滩荒坡林成片的点、带、网、片相结合,兼有农田防护、环境保护,提供用材和绿色能源的农田林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初步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建设布局,放宽政策稳定林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普及林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

    1985年Z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筇竹考索

    林鸿荣

    <正>筇竹(Qingzhuea tumidinoa Hsuch et yi)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竹种,也是我国较早驰名外域的工艺竹种,同时又是我国国宝大熊猫在一些地域的周年采食竹种.不过,我国筇竹的历史,特别是古筇竹的名称演变以及地理分布,至今仍然不为清楚.为给筇竹史的澄清提供必要的舖垫,今作《筇竹考索》一文,欢迎批评指正.一、名实我国人民认识,利用筇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千年的先秦时代.只是当时不叫筇竹,而是以扶竹或扶老竹见称.这见于《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十二经》:“龟山(今湖南

    1985年Z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筇竹考索

    林鸿荣

    <正>筇竹(Qingzhuea tumidinoa Hsuch et yi)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竹种,也是我国较早驰名外域的工艺竹种,同时又是我国国宝大熊猫在一些地域的周年采食竹种.不过,我国筇竹的历史,特别是古筇竹的名称演变以及地理分布,至今仍然不为清楚.为给筇竹史的澄清提供必要的舖垫,今作《筇竹考索》一文,欢迎批评指正.一、名实我国人民认识,利用筇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千年的先秦时代.只是当时不叫筇竹,而是以扶竹或扶老竹见称.这见于《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十二经》:“龟山(今湖南

    1985年Z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筇竹考索

    林鸿荣

    <正>筇竹(Qingzhuea tumidinoa Hsuch et yi)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竹种,也是我国较早驰名外域的工艺竹种,同时又是我国国宝大熊猫在一些地域的周年采食竹种.不过,我国筇竹的历史,特别是古筇竹的名称演变以及地理分布,至今仍然不为清楚.为给筇竹史的澄清提供必要的舖垫,今作《筇竹考索》一文,欢迎批评指正.一、名实我国人民认识,利用筇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千年的先秦时代.只是当时不叫筇竹,而是以扶竹或扶老竹见称.这见于《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十二经》:“龟山(今湖南

    1985年Z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川人工古树调查初报

    赵翼,王芳瑜,陈道兴

    <正>人工古树是种植、护蓄而成长且历时久远的树木.它可以代表一定区域的古老历史,是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的象征;又能够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进程,是研究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实物,又是考查古代气候、地质、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的“资料”,也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依据.这类树木往往道劲挺拔,枝柯苍郁,盘据错节,老态龙懂,风貌奇特,给自然景色增辉,为祖国河山添彩.所以,人工古树在发扬历史文化,开展科研教育,发展园林和旅游事业,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985年Z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人工古树调查初报

    赵翼,王芳瑜,陈道兴

    <正>人工古树是种植、护蓄而成长且历时久远的树木.它可以代表一定区域的古老历史,是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的象征;又能够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进程,是研究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实物,又是考查古代气候、地质、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的“资料”,也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依据.这类树木往往道劲挺拔,枝柯苍郁,盘据错节,老态龙懂,风貌奇特,给自然景色增辉,为祖国河山添彩.所以,人工古树在发扬历史文化,开展科研教育,发展园林和旅游事业,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985年Z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人工古树调查初报

    赵翼,王芳瑜,陈道兴

    <正>人工古树是种植、护蓄而成长且历时久远的树木.它可以代表一定区域的古老历史,是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的象征;又能够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进程,是研究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实物,又是考查古代气候、地质、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的“资料”,也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依据.这类树木往往道劲挺拔,枝柯苍郁,盘据错节,老态龙懂,风貌奇特,给自然景色增辉,为祖国河山添彩.所以,人工古树在发扬历史文化,开展科研教育,发展园林和旅游事业,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985年Z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油橄榄生产及科学研究概况

    黎先进

    <正>一、意大利油橄榄生产特点和现状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处北纬35°20′24″到47°5′3O″,东经6°37′34″到18°31′18″,由于地形南北狭长的地理环境和四周环海的特点,使意大利在气候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北部山区为大陆性气候,南、中部和各个岛屿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国之一,现有油橄揽总株数1亿6千万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1亿株,种植面积224万公顷,占全国农业用地的18%,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地形地势的差异,油橄榄集中分布在南部,次为中部及岛屿,最次是北部,其中布里亚行政大区是全国橄榄油生产最

    1985年Z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油橄榄生产及科学研究概况

    黎先进

    <正>一、意大利油橄榄生产特点和现状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处北纬35°20′24″到47°5′3O″,东经6°37′34″到18°31′18″,由于地形南北狭长的地理环境和四周环海的特点,使意大利在气候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北部山区为大陆性气候,南、中部和各个岛屿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国之一,现有油橄揽总株数1亿6千万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1亿株,种植面积224万公顷,占全国农业用地的18%,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地形地势的差异,油橄榄集中分布在南部,次为中部及岛屿,最次是北部,其中布里亚行政大区是全国橄榄油生产最

    1985年Z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油橄榄生产及科学研究概况

    黎先进

    <正>一、意大利油橄榄生产特点和现状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处北纬35°20′24″到47°5′3O″,东经6°37′34″到18°31′18″,由于地形南北狭长的地理环境和四周环海的特点,使意大利在气候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北部山区为大陆性气候,南、中部和各个岛屿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国之一,现有油橄揽总株数1亿6千万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1亿株,种植面积224万公顷,占全国农业用地的18%,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地形地势的差异,油橄榄集中分布在南部,次为中部及岛屿,最次是北部,其中布里亚行政大区是全国橄榄油生产最

    1985年Z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塑料小棚育苗技术和效益的调查

    刘度南,沈承权

    <正>桤木育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南充地区桤本育苗从1983年起用塑料小棚和露地育苗两种方法试验,于1984年8—10月进行了57块样地的调查,并测量了根系、根瘤菌和幼苗的生物生长量.现将调查材料整理如下.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南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东经105°25至107°01‘,北纬32°07′至30.06′之间.海拔高度为300—1100米,年平均气温15—7.8°C,极端最低气温-2—-5°C,极端最高气温39—41.5°C,全年无霜期280—330天.年降雨量930—1340毫米,5—6月占年降雨量的68—75%,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1985年Z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塑料小棚育苗技术和效益的调查

    刘度南,沈承权

    <正>桤木育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南充地区桤本育苗从1983年起用塑料小棚和露地育苗两种方法试验,于1984年8—10月进行了57块样地的调查,并测量了根系、根瘤菌和幼苗的生物生长量.现将调查材料整理如下.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南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东经105°25至107°01‘,北纬32°07′至30.06′之间.海拔高度为300—1100米,年平均气温15—7.8°C,极端最低气温-2—-5°C,极端最高气温39—41.5°C,全年无霜期280—330天.年降雨量930—1340毫米,5—6月占年降雨量的68—75%,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1985年Z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塑料小棚育苗技术和效益的调查

    刘度南,沈承权

    <正>桤木育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南充地区桤本育苗从1983年起用塑料小棚和露地育苗两种方法试验,于1984年8—10月进行了57块样地的调查,并测量了根系、根瘤菌和幼苗的生物生长量.现将调查材料整理如下.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南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东经105°25至107°01‘,北纬32°07′至30.06′之间.海拔高度为300—1100米,年平均气温15—7.8°C,极端最低气温-2—-5°C,极端最高气温39—41.5°C,全年无霜期280—330天.年降雨量930—1340毫米,5—6月占年降雨量的68—75%,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1985年Z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一年生幼苗生长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4年对1年生桤木幼苗,固定5个30×30厘米的样方,定期测定高、基径、叶片生长情况如下:1、幼苗出土到第1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7厘米,基径0.1厘米,叶片长0.56厘米,宽0.49厘米.第1—2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87厘米,基径0.3厘米,最大叶片长0.73厘米,宽0.65厘米.第2—3片真叶需15天左右,亩高3.64厘米,基径0.45厘米,最大叶片长1.34厘米,宽0.65厘米.3—4片真叶需14天左右,苗高3.99厘米,基径为0.7厘米,最大叶片长1.4厘米,宽0.84厘米.4—5片真叶时需8天左右,苗高4.68厘米,基径0.93厘米,最大叶片长1.76厘米,宽1.39厘米.5—6片真叶需6天左右,苗高5.8厘米,基径1厘米,最大叶片长2.45厘米,宽1.4厘米.6—7片真叶约需5天,亩高6.74厘米,基径1.53厘米,

    1985年Z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油桐产量与年龄的关系

    王厚章

    <正>本文就梁平县九龙村桐粮间作地内桐树的产量与年龄的关系进行观察的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观察地海拔500米.选定5块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1亩.土壤系由自流井组页岩、灰岩发育的石骨子土和黄泥土,土层厚度30—50厘米,坡度10—20度,PH值7—8.共有桐树115株,多生长于地边.连续两年进行单株记载,计算各年龄桐树的平均产量.二、结果与分析

    1985年Z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油桐产量与年龄的关系

    王厚章

    <正>本文就梁平县九龙村桐粮间作地内桐树的产量与年龄的关系进行观察的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观察地海拔500米.选定5块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1亩.土壤系由自流井组页岩、灰岩发育的石骨子土和黄泥土,土层厚度30—50厘米,坡度10—20度,PH值7—8.共有桐树115株,多生长于地边.连续两年进行单株记载,计算各年龄桐树的平均产量.二、结果与分析

    1985年Z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一年生幼苗生长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4年对1年生桤木幼苗,固定5个30×30厘米的样方,定期测定高、基径、叶片生长情况如下:1、幼苗出土到第1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7厘米,基径0.1厘米,叶片长0.56厘米,宽0.49厘米.第1—2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87厘米,基径0.3厘米,最大叶片长0.73厘米,宽0.65厘米.第2—3片真叶需15天左右,亩高3.64厘米,基径0.45厘米,最大叶片长1.34厘米,宽0.65厘米.3—4片真叶需14天左右,苗高3.99厘米,基径为0.7厘米,最大叶片长1.4厘米,宽0.84厘米.4—5片真叶时需8天左右,苗高4.68厘米,基径0.93厘米,最大叶片长1.76厘米,宽1.39厘米.5—6片真叶需6天左右,苗高5.8厘米,基径1厘米,最大叶片长2.45厘米,宽1.4厘米.6—7片真叶约需5天,亩高6.74厘米,基径1.53厘米,

    1985年Z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油桐产量与年龄的关系

    王厚章

    <正>本文就梁平县九龙村桐粮间作地内桐树的产量与年龄的关系进行观察的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观察地海拔500米.选定5块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1亩.土壤系由自流井组页岩、灰岩发育的石骨子土和黄泥土,土层厚度30—50厘米,坡度10—20度,PH值7—8.共有桐树115株,多生长于地边.连续两年进行单株记载,计算各年龄桐树的平均产量.二、结果与分析

    1985年Z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桤木一年生幼苗生长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4年对1年生桤木幼苗,固定5个30×30厘米的样方,定期测定高、基径、叶片生长情况如下:1、幼苗出土到第1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7厘米,基径0.1厘米,叶片长0.56厘米,宽0.49厘米.第1—2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87厘米,基径0.3厘米,最大叶片长0.73厘米,宽0.65厘米.第2—3片真叶需15天左右,亩高3.64厘米,基径0.45厘米,最大叶片长1.34厘米,宽0.65厘米.3—4片真叶需14天左右,苗高3.99厘米,基径为0.7厘米,最大叶片长1.4厘米,宽0.84厘米.4—5片真叶时需8天左右,苗高4.68厘米,基径0.93厘米,最大叶片长1.76厘米,宽1.39厘米.5—6片真叶需6天左右,苗高5.8厘米,基径1厘米,最大叶片长2.45厘米,宽1.4厘米.6—7片真叶约需5天,亩高6.74厘米,基径1.53厘米,

    1985年Z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洲黑杨引种育苗试验

    黄绮玲

    <正>我县于1982年引进63、69、72三个杨树品种1983年元月引进一年生种条分别进行扦插育苗试验.1、扦插方法试验地在沱江岸边,地势平坦,新冲积沙壤土,PH5.5,面积0.5亩.扦插前结合深耕每亩施6%666粉8斤杀虫.施莱枯100斤作底肥.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6平方米.63、69,72杨三种,插穗下切口分别为平行、30度、45度、60度四个处理.以平行切口作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1983年引种的种条3月上旬扦插.扦插时,剪切种条中,下部芽饱满的部份作插穗.长18-20厘米,上端为平行切口,离第一个芽1.5厘米.各品种的每个处

    1985年Z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洲黑杨引种育苗试验

    黄绮玲

    <正>我县于1982年引进63、69、72三个杨树品种1983年元月引进一年生种条分别进行扦插育苗试验.1、扦插方法试验地在沱江岸边,地势平坦,新冲积沙壤土,PH5.5,面积0.5亩.扦插前结合深耕每亩施6%666粉8斤杀虫.施莱枯100斤作底肥.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6平方米.63、69,72杨三种,插穗下切口分别为平行、30度、45度、60度四个处理.以平行切口作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1983年引种的种条3月上旬扦插.扦插时,剪切种条中,下部芽饱满的部份作插穗.长18-20厘米,上端为平行切口,离第一个芽1.5厘米.各品种的每个处

    1985年Z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洲黑杨引种育苗试验

    黄绮玲

    <正>我县于1982年引进63、69、72三个杨树品种1983年元月引进一年生种条分别进行扦插育苗试验.1、扦插方法试验地在沱江岸边,地势平坦,新冲积沙壤土,PH5.5,面积0.5亩.扦插前结合深耕每亩施6%666粉8斤杀虫.施莱枯100斤作底肥.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6平方米.63、69,72杨三种,插穗下切口分别为平行、30度、45度、60度四个处理.以平行切口作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1983年引种的种条3月上旬扦插.扦插时,剪切种条中,下部芽饱满的部份作插穗.长18-20厘米,上端为平行切口,离第一个芽1.5厘米.各品种的每个处

    1985年Z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杨树引种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0年我县从江西省泗羊县林场引进的1—214、1—45、1—63、1一69、1—72和加农6个杨树品种,共繁殖苗木10万余株,种穗20多万条.一、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引种地处北纬31°36′,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地区,紫色土,中性至微碱性.年平均气温17℃最高极温38.6℃,年最低极温—2.3℃.1月份平均气温5℃.7月份平均气温27℃.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二、繁殖方法

    1985年Z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杨树引种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0年我县从江西省泗羊县林场引进的1—214、1—45、1—63、1一69、1—72和加农6个杨树品种,共繁殖苗木10万余株,种穗20多万条.一、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引种地处北纬31°36′,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地区,紫色土,中性至微碱性.年平均气温17℃最高极温38.6℃,年最低极温—2.3℃.1月份平均气温5℃.7月份平均气温27℃.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二、繁殖方法

    1985年Z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杨树引种情况

    王正直,何正东

    <正>1980年我县从江西省泗羊县林场引进的1—214、1—45、1—63、1一69、1—72和加农6个杨树品种,共繁殖苗木10万余株,种穗20多万条.一、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引种地处北纬31°36′,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地区,紫色土,中性至微碱性.年平均气温17℃最高极温38.6℃,年最低极温—2.3℃.1月份平均气温5℃.7月份平均气温27℃.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二、繁殖方法

    1985年Z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肥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

    王其祯

    <正>杉树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是速生丰产的重要阶段,采用施肥措施促进幼树生长,以探索速生途径.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在江津县海拔1117米.年均温13.0℃,积温4966.8℃,雨量1550毫米,无霜期278天.黄壤,PH6,立地指数12.5.造林前以60×60×30厘米的块状整地,1983年11月用当年生苗造林,苗均高15厘米,1984年5月初施N·P·K复合肥25亩,邻近26亩不施肥作对照.二、试验方法及结果每株施肥15克左右,置幼树上方10厘米处,埋深5厘米.1984年11月上旬在试验和对照

    1985年Z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杨引种

    陈良德,郭开文

    <正>我县1981年从江苏省泗阳县苗圃引进的63杨、69杨、72杨、214杨、45杨等六个品种,进行扦插育苗.1983年对六个品种进行重复试验,培育的苗木,供江安、富顺等县扦插,和公路造林.育苗地土壤为低山棕黄色壤土,PH6,海拔高450米,为常年育苗地,气温年平均17.4℃,极端最高温为39℃,极端最低温度为-2.2℃,年降雨量为1134.7毫米,无霜期329天,相对湿度为83%.

    1985年Z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肥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

    王其祯

    <正>杉树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是速生丰产的重要阶段,采用施肥措施促进幼树生长,以探索速生途径.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在江津县海拔1117米.年均温13.0℃,积温4966.8℃,雨量1550毫米,无霜期278天.黄壤,PH6,立地指数12.5.造林前以60×60×30厘米的块状整地,1983年11月用当年生苗造林,苗均高15厘米,1984年5月初施N·P·K复合肥25亩,邻近26亩不施肥作对照.二、试验方法及结果每株施肥15克左右,置幼树上方10厘米处,埋深5厘米.1984年11月上旬在试验和对照

    1985年Z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杨引种

    陈良德,郭开文

    <正>我县1981年从江苏省泗阳县苗圃引进的63杨、69杨、72杨、214杨、45杨等六个品种,进行扦插育苗.1983年对六个品种进行重复试验,培育的苗木,供江安、富顺等县扦插,和公路造林.育苗地土壤为低山棕黄色壤土,PH6,海拔高450米,为常年育苗地,气温年平均17.4℃,极端最高温为39℃,极端最低温度为-2.2℃,年降雨量为1134.7毫米,无霜期329天,相对湿度为83%.

    1985年Z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肥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

    王其祯

    <正>杉树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是速生丰产的重要阶段,采用施肥措施促进幼树生长,以探索速生途径.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在江津县海拔1117米.年均温13.0℃,积温4966.8℃,雨量1550毫米,无霜期278天.黄壤,PH6,立地指数12.5.造林前以60×60×30厘米的块状整地,1983年11月用当年生苗造林,苗均高15厘米,1984年5月初施N·P·K复合肥25亩,邻近26亩不施肥作对照.二、试验方法及结果每株施肥15克左右,置幼树上方10厘米处,埋深5厘米.1984年11月上旬在试验和对照

    1985年Z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杨引种

    陈良德,郭开文

    <正>我县1981年从江苏省泗阳县苗圃引进的63杨、69杨、72杨、214杨、45杨等六个品种,进行扦插育苗.1983年对六个品种进行重复试验,培育的苗木,供江安、富顺等县扦插,和公路造林.育苗地土壤为低山棕黄色壤土,PH6,海拔高450米,为常年育苗地,气温年平均17.4℃,极端最高温为39℃,极端最低温度为-2.2℃,年降雨量为1134.7毫米,无霜期329天,相对湿度为83%.

    1985年Z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速效绿肥植物——牛角瓜

    徐海全

    <正>牛角瓜萝摩科牛角瓜属植物.直立常绿灌木,高1—3米,丛生,冠幅可达2米左右.根粗大,白色,有厚木栓质.茎粗壮,有1—2.5厘米,分枝多.叶对生,具有短柄,倒卵状矩国形,长10—22厘米,宽8.5—12厘米,叶肥厚.6—8月开花,聚伞花序.蓇葖果单生,长7—10厘米,直径3—4厘米.

    1985年Z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速效绿肥植物——牛角瓜

    徐海全

    <正>牛角瓜萝摩科牛角瓜属植物.直立常绿灌木,高1—3米,丛生,冠幅可达2米左右.根粗大,白色,有厚木栓质.茎粗壮,有1—2.5厘米,分枝多.叶对生,具有短柄,倒卵状矩国形,长10—22厘米,宽8.5—12厘米,叶肥厚.6—8月开花,聚伞花序.蓇葖果单生,长7—10厘米,直径3—4厘米.

    1985年Z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速效绿肥植物——牛角瓜

    徐海全

    <正>牛角瓜萝摩科牛角瓜属植物.直立常绿灌木,高1—3米,丛生,冠幅可达2米左右.根粗大,白色,有厚木栓质.茎粗壮,有1—2.5厘米,分枝多.叶对生,具有短柄,倒卵状矩国形,长10—22厘米,宽8.5—12厘米,叶肥厚.6—8月开花,聚伞花序.蓇葖果单生,长7—10厘米,直径3—4厘米.

    1985年Z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冷箭竹更新方式

    陈真友,何光润

    <正>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Sinarunndinaria fangiana)于1983年发生了大面积开花枯死,给大熊猫造成食物危机.为此,我们进行了冷箭竹的人工直播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的试验.对1年生竹苗的比较和各种更新方式的分析,对冷箭竹的更新复壮提出初步看法.一 、试验地:在海拔2500—2600米的半阴坡处,其地理坐标约东径103°8′北纬30°57′,坡度10°,年平均温度6.26°C、年最高款24°C、年最低温-10.5°C, 4—10月平均相对湿

    1985年Z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冷箭竹更新方式

    陈真友,何光润

    <正>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Sinarunndinaria fangiana)于1983年发生了大面积开花枯死,给大熊猫造成食物危机.为此,我们进行了冷箭竹的人工直播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的试验.对1年生竹苗的比较和各种更新方式的分析,对冷箭竹的更新复壮提出初步看法.一 、试验地:在海拔2500—2600米的半阴坡处,其地理坐标约东径103°8′北纬30°57′,坡度10°,年平均温度6.26°C、年最高款24°C、年最低温-10.5°C, 4—10月平均相对湿

    1985年Z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冷箭竹更新方式

    陈真友,何光润

    <正>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Sinarunndinaria fangiana)于1983年发生了大面积开花枯死,给大熊猫造成食物危机.为此,我们进行了冷箭竹的人工直播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的试验.对1年生竹苗的比较和各种更新方式的分析,对冷箭竹的更新复壮提出初步看法.一 、试验地:在海拔2500—2600米的半阴坡处,其地理坐标约东径103°8′北纬30°57′,坡度10°,年平均温度6.26°C、年最高款24°C、年最低温-10.5°C, 4—10月平均相对湿

    1985年Z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威州干旱河谷直播造林成效

    程隆鑫

    <正>汶川县属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带,雨量稀少,年蒸发量大,土壤瘠薄,地表流失严重.1982年在海拔1350—1600米,坡向20—30度,土层厚30厘米的风化和沙石混合土上进行造林试验.面积120亩.采用水平沟整地,沟宽50—80厘米,沟边作埂挡水,沟深5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沟距1.5—2米,春雨来临前进行整地.树种有山杏、文冠果,以及从松潘引进的扁桃和本地适应多年的臭椿、榆树、黄连、岷江柏,桉树等.直播造林.沟内挖穴,大粒种子每穴播种5至6粒,小粒种子每穴播种10至20粒,各树种在沟内隔穴混播.保存率达90%以上.

    1985年Z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威州干旱河谷直播造林成效

    程隆鑫

    <正>汶川县属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带,雨量稀少,年蒸发量大,土壤瘠薄,地表流失严重.1982年在海拔1350—1600米,坡向20—30度,土层厚30厘米的风化和沙石混合土上进行造林试验.面积120亩.采用水平沟整地,沟宽50—80厘米,沟边作埂挡水,沟深5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沟距1.5—2米,春雨来临前进行整地.树种有山杏、文冠果,以及从松潘引进的扁桃和本地适应多年的臭椿、榆树、黄连、岷江柏,桉树等.直播造林.沟内挖穴,大粒种子每穴播种5至6粒,小粒种子每穴播种10至20粒,各树种在沟内隔穴混播.保存率达90%以上.

    1985年Z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威州干旱河谷直播造林成效

    程隆鑫

    <正>汶川县属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带,雨量稀少,年蒸发量大,土壤瘠薄,地表流失严重.1982年在海拔1350—1600米,坡向20—30度,土层厚30厘米的风化和沙石混合土上进行造林试验.面积120亩.采用水平沟整地,沟宽50—80厘米,沟边作埂挡水,沟深5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沟距1.5—2米,春雨来临前进行整地.树种有山杏、文冠果,以及从松潘引进的扁桃和本地适应多年的臭椿、榆树、黄连、岷江柏,桉树等.直播造林.沟内挖穴,大粒种子每穴播种5至6粒,小粒种子每穴播种10至20粒,各树种在沟内隔穴混播.保存率达90%以上.

    1985年Z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