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能,刘军
巴蜀地区 (原四川省地区 ) ,杨柳科植物包含 3个属、93个种 (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 ) ,即杨属 (16种 ) ,原柳属 (6种 ) ,柳属 (71种 ) ,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 5 0 0 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 ,及所有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的正名、异名、地理分布
2002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兴良,汪明,邹伯才,向成华,宿以明,李承彪
本文根据古地理变迁和古植物资料 ,应用多学科观点和理论 ,对四川暗针叶林起源的时代、来源 ,扩展以及四川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进一步阐明了四川暗针叶林本地起源的观点。同时分析指出生态因子的骤变和补偿作用 ,是促进四川暗针叶林形成、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
2002年02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潘攀,李荣伟,覃志刚,朱志芳,尹学明,朱绍勇
本文研究了四川地区杜仲 (Eucommiaulmoides)人工林 ,杜仲个体生长速度与邻体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杜仲个体为基株 ,3m为半径圆内的个体均被定义为邻体 ,采用张大勇改进的干扰指数模型和杜仲的生长速度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杜仲生长速度与邻体干扰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杜仲林内 ,杜仲个体之间表现为强烈的种内竞争 ,个体生长的动力来自杜仲各个体对资源竞争所引起的自疏作用 ,邻体干扰效应的存在是确定杜仲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002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清,胡天宇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整地、造林密度、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分析 ,表明栽培巨桉应选择中厚层山地黄壤、整地规格为 6 0cm× 6 0cm× 6 0cm、重施基肥和追肥、造林密度为 16 6 7株 /hm2 ,即株行距为 2m× 3m。在轮伐期为 6~ 8年时 ,其经济效益是同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的 3 5倍。宜在巨桉适生区大力发展
2002年02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承标,刘正堂
1999年 7月 ,从广西引进半年生巨尾桉组培苗 ,在攀枝花市仁和地区试种 34hm2 。测定结果 2 4年生巨尾桉林分的平均胸径为 6 1cm ,平均树高为 6 6m ,平均立木蓄积量为 32 33m3 ·hm-2 ;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分别为 2 5 85t·hm-2 和 10 77t·hm-2 ·a-1;林地枯枝落叶累积量及其最大吸水量分别为 7 11t·hm-2 和37 0t·hm-2 ,分别比草坡地高 2倍~ 5倍 ;林地土壤 (0~ 4 0cm)容量为 1 36g·cm-3 ~ 1.4 5g·cm-3 ,比草地略低 ;土壤总孔隙度及通气度分别为 5 1 2 9%~ 6 2 32 %和 19 5 5 %~ 2 6 38% ,分别比草地略高 ;土层最大、毛管及最小持水量分别为 34 93%~ 4 5 31%、31 5 4 %~ 39 82 %、2 1 94 %~ 2 6 32 % ,相应比草地略高 ;林内日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分别为 2 2 2℃~ 2 3 1℃和 4 4℃~ 8 9℃ ,分别比草地低 0 2℃~ 2 4℃ ;林内空气相对湿度日均值为 80 %~ 88% ,比草地高 3%~ 16 %。初步显示出巨尾桉人工幼林的生态经济效益
2002年02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世强,黄金燕
本文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更新幼龄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 ,结果表明 :冷箭竹幼龄种群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分别为 0 15cm和 13 713cm ,且随着龄级的增加 ,其地径、株高生长反而趋于递降趋势。不同林分类型的生长发育指数相异 ,各指数的排序递次是岷江冷杉 -冷箭竹林 >铁杉 +糙皮桦 -冷箭竹林 >铁杉+红桦 -冷箭竹林 ;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2002年02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蒋俊明,杨道贵,扎西土登
通过对昌都地区左贡县苗圃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及消退变化研究 ,结果表明 :该苗圃土壤发育幼年 ,沙粒含量偏高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 ;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含量较丰富 ;原生草甸土改成苗圃后 ,土壤结构变差 ,土壤蓄水性能显著降低 ;该地区采取低床育苗方式有利于保墒和涵养水分 ,同时应根据苗木生长时期和每次浇水量及天气情况确定浇水次数 ,在旱季 ,大田浇水间隔为 3~ 5天 ,温室为 1~ 2天 ;通过测试和计算 ,在苗木生长季节 ,该苗圃饱和灌溉间隔为 8 4天 ,灌水饱和后 ,耐旱的最长天数为 33 2天
2002年02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段琼
采用模糊聚类和t测验 ,将四川 17个马尾松种子主产地分为两类。分析表明 ,两类产地间及结实丰年与平欠年间种子干千粒重有极显著差异。以 99 9%可靠性保证 ,第一类产地干千粒重丰年的置信限为7 95 g~ 8 17g ,平欠年为 8 5 8g~ 8 90 g ;第二类产地干千粒重在丰年的置信限为 8 34g~ 8 74g ,平欠年为9 2 0 g~ 9 6 0g。马尾松干千粒重这一变异规律用以初步鉴定马尾松种子真实性具有统计学依据
2002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乃彬,王永清
本文对影响枣树胚离体培养的三个因素 :取材时期 ,激素配方 ,及光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育早期较为幼嫩的胚 ,主要的培养产物是绿色或黄色的愈伤组织及胚状体 ,不能直接发育为小植株。成熟胚萌发率较高 ,添加外源激素起抑制作用。不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及胚状体。光照可以明显的诱导胚萌发 ,而且这种诱导作用主要在培养的初期。
2002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邱兴银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金川县是四川省红豆杉的主要分布区 ,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生命科学 )的不断创新 ,红豆杉的经济价值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通过 5 2个标准地专题对红豆杉生态群落进行了科学测定和分类整理 ,对其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 ,为将来红豆杉的培育、保护、经营及合理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02年02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武,向成华,刘兴良,牟克华
四川西部是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地区。通过该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及对当地社区影响调查 ,阐述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情况和效果 ,分析了工程实施对农户、乡镇社区和县域社会经济影响 ,探讨了缓解社区经济困难的途径 ,提出了社区参与天保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002年02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邓维杰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践证明 ,仅靠政府的投入而忽略社区的角色和作用是难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面临着来自当地社区的比自然保护区管理更大的压力。社区林业的实践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管理可能是天然林有效保护的途径之一 ,社区将是天然林有效保护的主体。
2002年02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向成华,万涛,张彦林
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森林、草场、农耕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现状 ,并探讨了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对策
2002年02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梅,郭东力
生态旅游所涉及的旅游对象类型和范围极广 ,它对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的生态素质要求极高 ,体现在旅游行为的无为化和经营管理的生态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能够互相提供发展机遇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建设中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以及为生态屏障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观念氛围和巩固生态屏障建设的成果。
2002年02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心
本文阐述了竹业发展的形势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当前竹业发展的有关技术问题
2002年02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映平,吕良琼
文章分析了安岳柠檬生产现状和国内外市场对柠檬质量、数量的要求 ,认为只有生产优质无公害柠檬 ,才是该县柠檬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并提出了生产优质无公害柠檬的对策措施
2002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骖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面宽、量大 ,涉及到国家、地方、部门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 ,如何统筹兼顾 ,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而达到退耕还林的真正目的
2002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