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冷杉无性系种子园生长性状变异和利用途径初探

    罗建勋,宋亨龙,汪庆四,龚毅红

    该峨眉冷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98 hm2,共保留63个无性系,无性系内分株的变幅为3株~101株;种子园内63个无性系20 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的变幅分别为8.04 m~12.27 m、15.32 cm~26.45cm和4.05 m~7.02 m,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种子园内无性系分株在30株以上无性系共19个,19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26 m±2.54(变幅5.69 m~14.35 m)、18.62 cm±5.21(变幅11.20 cm~32.57 cm)和4.95 m±0.82(变幅2.76 m~6.39 m)。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对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排序,为下一步研究无性系营养和生殖生长相关性奠定基础;无性系的胸径和树高两主要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内的生长性状平均数的变异较无性系间小得多,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该种子园至今未结实,对不结实的原因和下一步经营措施进行探讨。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向成华,骆宗诗,陈俊华,何飞,罗晓华

    本文对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人工柏木纯林、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上,次生混交林与人工林具有很大差异。人工柏木纯林物种数量少,乔、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物种数量较多,乔、灌、草层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62 ]
  • 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蒋俊明,费世民,王鹏,雷彻宏,禾献峰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 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6,该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阳坡和阴坡差异不明显;但随土层厚度的增加,两者差异逐渐增大,至60 cm土层达3.84%;在70 cm土层内,阳坡无水分调节层,而阴坡水分调节层厚度达30 cm。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68 ]
  • 崇州林场柳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陆元昌,钟福林

    崇州林场的植被主要是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为了定量地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调查共设置6个50 m×50 m固定标准样地,对样地中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绘出它们的坐标位置。研究运用了角尺度参数来量化林木分布的均匀性(即空间分布格局);大小比数来测度树木间的优势度分化,也为种群在林分中的相对地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而混交度则通过参照树周围最近的几株相邻木与其不同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来表征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借此以单木为基础的结构参数所描述的林分空间混交度、林木大小(胸径)分化程度以及群聚程度,使得定量比较那些具有复杂结构的林分也变得简单易行。这无疑有助于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管护。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10 ]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覆盖处理对几种苗木生长的影响

    郑绍伟,严代碧,冯云超,岳永杰,慕长龙

    为了提高岷江干旱河谷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开展了乡土树种岷江柏、刺槐、榆树以及引进树种辐射松等4个树种造林试验研究,对黑地膜、白地膜、石块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4种处理方式的成活情况与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从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均较对照好。其中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成活率达83.25%,保存率达79.18%;黑地膜表现次之,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80.75%和76.75%;石块处理下,分别为75.50%和71.05%;而对照仅为65.5%和54.27%。从不同树种的生长表现上看,岷江柏表现最好,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达到92.00%和88.00%;榆树较好,二者分别达到91.67%和85.67%;刺槐次之,二者分别为81.67%和74.67%;辐射松最差,成活率仅为54.20%,保持率仅为54.03%。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7 ]
  • 云杉人工林凋落物研究

    宿以明,刘兴良,何飞,柯金

    本文以四川西部高山林区黑水县寡古1966年更新的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凋落物的收集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云杉人工林年凋落量为2 760.11 kg.hm-2,其中凋落针叶、树枝、树皮-杂物各占林分年凋落量的80.81%、17.40%和1.79%。凋落量各月间变化大,全年出现两个峰值;营养元素(N、P、K、Ca、Mg、Fe、Zn、Cu)贮存量为64.086 kg.hm-2.a-1,凋落针叶、树枝和树皮-杂物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贮存总量的85.58%、13.61%和0.81%。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6 ]
  • 土壤碳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张君,宫渊波,王巧红

    本文综述了目前的全球土壤碳储量、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从全球升温、大气CO2浓度增加以及气候变化引起土壤侵蚀加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土壤碳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67 ]
  •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及相关政策研究——川中丘陵区典型案例分析

    费世民,王鹏,杨灌英,何亚平,蔡小虎,杨春齐

    本文针对川中盆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特点与存在问题,选择盐亭县作为典型,应用参与式理论与调研方法,进行案例分析,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科研项目,采用参与式规划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同时,对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福建单竹属一新种

    易同培,史军义

    本文报道了产于中国福建南部的竹亚科一新种。它是单竹属的节竹。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四川四季桂品种群品种调查与分类

    曾明颖,刘军

    对四川省几个栽培桂花的主要城市四季桂品种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共记载了6个四季桂品种。编制了四季桂品种群各品种分类检索表并对各品种进行了特征描述。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银木的播种繁殖技术

    赵昌恒,吴志红,汪小飞,王玉义

    银木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银木的播种繁殖技术,对实现银木的引种、繁育具有现实意义。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1 ]
  • 广元市市中区退耕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朱志芳,陈林武,陈才清,张发会,张忠荣

    粮食安全是关系于国计民生的大事,退耕还林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本文以广元市市中区为例,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区11个乡镇进行了退耕前与退耕后粮食安全评价,得出退耕还林不影响该区粮食安全。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四川森林植被遥感识别最佳时相的选择

    杨朝俊,胡庭兴,梁玉喜

    概述了农作物、植被调查与分析中利用遥感技术的最佳时相的选择,分析了四川森林植被的特点及其遥感干扰信息农作物、草地、其他因子的物候特点。根据影响遥感时相选择的平台、太阳高度角和代表光谱等因素,针对四川不同地区森林植被遥感识别的特点,按照5个区域提出了四川森林植被遥感识别的最佳时期。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5 ]
  • 基因工程技术在观赏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杨再强

    本文就近年来与花卉基因工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主要介绍这一技术在改良花型、改变花色、改变花期、花卉保鲜和增加抗性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有效实施现金流的内部控制

    王若兰

    本文结合最新内部控制理论,遵从COSO的精神,从营造现金流管理的控制环境、加强对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各种风险的评估和预测、规范和完善现金流的各种控制活动、建立和完善现金流方面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对现金流的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企业现金流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及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1 ]
  • 杏树在四川秦巴山区的引种试验

    余凌帆,曾繁硕,罗成荣,王强林

    引进栽培得到6个杏树优良品种金太阳、凯特、玛瑙、红丰、新世纪、大棚王进行栽培试验,与原产区杏品种相对照,对各品种生物学特性、生长、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6个杏树品种在试验区适应性好,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方面均与原产地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在物候观测中与北方相比较具有早萌芽、早开花、早结实的特点。6个品种间,金太阳和红丰两个品种表现为树势中庸、自花结实力强、结果早、抗病性强,宜于在四川秦巴山区大规模种植。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0 ]
  • 曼地亚红豆杉组织培养初探

    马均,马明东,周宇爝

    以5 a生曼地亚红豆杉当年生枝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MS作基本培养基,进行NAA和6-BA的单因素浓度梯度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NAA对诱导愈伤组织有效,MS+NAA1.5 mg.L-1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61%,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为浅绿色,疏松度适中。但愈伤组织经继代后没有出现器官分化。适当浓度6-BA能诱导芽的萌发。MS+6-BA0.5 mg.L-1培养基上芽的萌动率最高,达到56.2%,且最后有45.5%的萌动芽抽生出嫩叶。MS添加6-BA0.1、1.0、2.0 mg.L-1的几种培养基上芽的萌动率间没有显著差异。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麻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干少雄,周永丽,马光良,王启和,孙鹏

    对四川引种麻竹笋用林产笋的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笋用林的鲜笋产量在造林第4年可达21.3 t.hm-2.a-1。麻竹不同竹丛之间产笋数量和鲜笋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影响麻竹单体鲜笋重量(W)的因素依次为笋壁厚度(Dp)、高(H)、基径(D)和高径比(PHD),且麻竹单体鲜笋重量可用回归式W=-1.29+0.685Dp+0.0359H-0.07PHD描述,复相关系数r=0.718,达极显著相关水平。麻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要点有:种苗和造林地选择、科学施肥、合理采笋及留养母竹、扒土晒目等。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柴达木盆地荒漠地区生态位研究初报

    王怡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南缘巴隆地区的11种主要植物进行生态位研究,通过测定各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对各植物种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此地区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华南红壤、赤红壤地区引种马占相思治理水土流失效益分析

    陆祖威,钱登峰

    本文通过观察马占相思20a的引种情况,探讨了在华南红壤、赤红壤水土流失区引种马占相思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华南红壤、赤红壤地区引种马占相思,营造速生丰产林是解决该土壤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9 ]
  • 秋季色叶树种的应用

    王美玲,敬世敏

    不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树种的秋色表现不同。在成都市的立地条件下,秋色树种从高大乔木型、亚乔型到灌木型和地被型均有。银杏、榉树、无患子、天师栗、枫香、二球悬铃木、青桐、乌桕等树木以及杉科、槭树科、漆树科、木兰科内的一些树木种类均可以形成漂亮的秋景,应在园林中多加应用。地被型多为终年彩色植物,已有广泛应用,也可作为秋景的下层铺垫。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浅述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朱炜,高瞻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6 ]
  • 中国柳属次级区分的探讨(一)

    赵能,龚固堂

    中国柳属约有200个种(以及大量的杂种和一些外来种)。本文中,该属被区分为38个组,以种为一整体的概念编制了分组检索表,详细记述了每一个组,同时列出了全部的种类(含杂种和外来种),包括它们的名称(正名、异名)、地理分布等。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9 ]
  • 岷江上游亚高山植物群落主要乔、灌木树种生态位研究

    陈秀明,李荣伟,王乐辉,何飞,刘利平,科金

    乔木采用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灌木采用相对盖度和重要值,应用Smith公式、Hurlbert公式以及Levins的Shannon-Wiener公式和Simpson公式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物群落中14个主要乔木种和20个主要灌木种的生态位宽度;应用Pianka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Smith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乔木有:粗枝云杉(0.900)、红桦(0.969)、紫果云杉(0.853)、岷江冷杉(0.894)、密枝圆柏(1.000)、油松(0.936)、辽东栎(0.923);灌木种中Smith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有:华西箭竹(0.497)、高山绣线菊(0.403)、缺苞箭竹(0.376)、窄叶鲜卑花(0.339)、柳叶忍冬(0.308)。14种乔木的91个种对中只有40个种对有生态位重叠,占44%;20种灌木有226个种对,98个种对有重叠,占43%。在以较大区域为研究范围时,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是其所处生境的优势种,与其它种的重叠值不一定大;重叠值较大的种对分布的生境相近,能利用相同的环境资源,与竞争关系不大。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