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 核桃内果皮发育研究进展

    王芬;吴婷;张萍;张强;刘丽;

    文章总结了核桃内果皮发育过程中主要组成成分木质素、纤维素、棕色素和木质素及其合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梳理出目前已有的研究从核桃内果皮的主要组成成分木质素、纤维素、棕色素及核桃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合成的环境因素、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和木质素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其对核桃内果皮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核桃内果皮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制定合理的繁育管理措施、减少露仁、裂果等的发生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2024年01期 v.45;No.21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研究报告

  • 外源赤霉素对须弥红豆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高文于;杨红;邢震;柳文杰;吕庆鑫;顾琪;余应鹏;

    为明确喷施外源赤霉素(GA3)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和生理情况的影响。以5年生须弥红豆杉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0、20、40、60、80、100 mg·L~(-1)的赤霉素,为期2个月。定期测量其株高和地径,并在试验结束时测定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喷施GA3浓度的升高,须弥红豆杉的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增长效果最佳;(2)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以60 mg·L~(-1)处理最高,叶绿素b含量以40 mg·L~(-1)处理最高,且叶绿素a含量远高于叶绿素b含量;(3)随着GA3浓度的升高,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最高,即受到的胁迫最为严重;Pro和SOD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二者均在60 mg·L~(-1)处理最低。综上可知:在须弥红豆杉生长期-休眠期的过渡阶段,喷施外源GA3可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绿素的累积,但是浓度过高会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作用,导致叶片MDA含量升高,Pro和SOD含量降低,即对其造成了胁迫,导致抗逆性减弱。

    2024年01期 v.45;No.216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2001—2020年四川省地表蒸散与干旱变化特征

    王旭;秦翔宇;苏子昕;王鑫;青玲萱;薛飞阳;杨存建;

    通过对四川省2001—2020年的MODIS16、ET、PET和CLCD遥感产品数据的研究,并结合水分亏缺指数、变异系数、趋势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深入探究了四川省ET、PET和CWS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分析ET、PET和CWSI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四川省2001—2020年ET总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年均增加6.7739 mm。PET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年均减少5.1192 mm。CWSI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均减少0.0045。四川省年均ET在0—1 390 mm之间,西部高原区域大部分为高值区域,四川盆地大部分为低值区域。变化趋势在-4—4.29 mm·a-1之间,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和低波动性或较低波动性。PET在0—2 550 mm之间,除了四川省中部少数地区为低值,其他都为高值区域。变化趋势在-15.14—17.95 mm之间,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和低波动性或高波动性。CWSI在0.066—0.917之间,高值区域在四川省东部和西部,低值区域在四川省中部地区。变化趋势在-0.0366—0.0208之间,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和低波动性。

    2024年01期 v.45;No.216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001—2020年成渝地区城市扩展及建成区植被变化

    薛飞阳;王鑫;青玲萱;苏子昕;杨存建;

    基于DMSP/OLS、NPP/VIRS夜间灯光数据和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研究成渝地区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植被变化特征,对城市布局的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的维护提供参考。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成渝地区城市建成区边界,从城市扩展特征、速度等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分析;并以NDVI作为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的指标,从NDVI总和、均值、年际变化率、变化百分率和变异系数等方面对成渝地区2001—2020年建成区植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得到的建成区精度较高,误差率在2%以内;城市扩展年均速度呈上升趋势,且在2015—2020年的城市扩展速度为(12.23 km~2·a~(-1));城市建成区NDVI总和随着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1—2010年植被状况变好,而2010—2020年间植被开始退化;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普遍较背景区差;城市建成区植被稳定性较差,城市变异系数在19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024年01期 v.45;No.216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MODIS-NDVI的岷江流域植被时空演变及地形分异研究

    王鑫;薛飞阳;苏子昕;青玲萱;杨存建;

    岷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流经川西高原以及四川盆地地区。植被作为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通过研究岷江流域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为后续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3年~2021年岷江流域的MODIS-NDVI数据集以及DEM数据,借助于空间分析技术、Hurst指数、线性趋势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多方面分析了岷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对其变化趋势的影响性。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的NDVI均值介于0~0.9之间。其流域的NDVI值上中游偏高,下游偏低,岷江流域植被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速率为2.4%/10a。(2)岷江流域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84.49%和15.51%。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的非城镇区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向外扩张的新城区、眉山市和德阳市。(3)波动性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的高海拔山地以及成都市,而低波动主要出现在川西高原的相对低海拔区域,植被较为稳定。(4)植被未来变化趋势呈现持续性减少的主要是成都市向外扩张的新城区。而呈现持续性增加的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非城镇地区以及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区。(5)海拔和坡度作为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坡向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规律。

    2024年01期 v.45;No.216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3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成渝双城经济圈NPP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梁帅;辛宇;辜寄蓉;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NPP时空变化及与气候的关系,基于MOD17A3产品NPP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2001—2020年植被NPP演变趋势,分析植被NPP变化特征,结合ANUSPLIN插值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植被NPP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为7.53 g C·m~(-2)·a~(-1),同时植被NPP均值分布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内气候因子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眉山市、乐山市、雅安市以及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部分地区气温与植被NPP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广泛分布在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和东部;降水与植被NPP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92.46%。(3)研究区主要受非气候因子影响,面积占比高达86.87%,说明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愈来愈烈,研究人为影响应是成渝城市群生态修复的重点。

    2024年01期 v.45;No.216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秦世豪;付顺;罗辑;

    通过分析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可以为人工生态系统管理、重建、恢复等生态系统正向作用的政策与方针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设置6个样地(12,30,40,50,70和120年),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 721-2008),计算不同样地单位面积的营养元素积累、固碳释氧、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和物种多样性5个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样地5达到最大值23 721.95元·hm~(-2)·a~(-1),样地1为最小值7 326.49元·hm~(-2)·a~(-1),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增长速率总体呈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2)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样地1到样地2增长幅度最大为每年+8.22%,在样地2到样地3增长幅度最小为每年-1.64%;(3)在不同样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为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基本一致,并且在演替过程中,不同样地之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出现显著变化。

    2024年01期 v.45;No.216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木芙蓉品种的镉胁迫响应

    李秀;陈曦;李梦霞;曾心美;

    为了解不同品种木芙蓉对镉(Cd)胁迫的响应。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在0,2.5,5,10 mg·L-1Cd浓度下,四个木芙蓉品种的生长、耐性、叶片色素、Cd含量、Cd积累量及富集转运系数。结果表明:随Cd处理浓度增加,木芙蓉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毒物兴奋效应,生物量、根长和新枝长在低Cd浓度处理下相对CK增加,而在高Cd浓度下降低;Cd处理下,各品种叶片色素相对CK显著降低,‘百日华彩’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木芙蓉Cd耐性指数为0.76~1.17,‘百日华彩’对Cd的耐性最高为1.00~1.17;木芙蓉根部Cd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别为205.01~1 089.35 mg·kg~(-1)和27.70~188.92 mg·kg~(-1),在四个品种中,‘百日华彩’根部Cd含量最高,‘彩霞’地上部Cd含量最高;木芙蓉地上部Cd积累量显著高于根部,分别为0.17~1.01 mg·plant~(-1)和0.04~0.32 mg·plant~(-1);木芙蓉对Cd的富集系数为56.83~115.59,转运系数为0.08~0.38,‘百日华彩’的Cd富集能力最强,‘彩霞’的Cd转运系数最大。综上,木芙蓉在Cd污染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其中‘百日华彩’耐性最好,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作为Cd修复观赏植物的潜力最大。

    2024年01期 v.45;No.216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四川杉木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陈国全;朱元伟;张小国;罗红;李俊;杨昌通;朱鹏;

    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是开展推进种子园向升级换代的必要途径,对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13年生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家系间、区组间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为0.279和0.250,具有开展选优的价值和潜力;且胸径变异系数显示无论是在个体间还是在家系间生长都还在持续分化的过程中。51个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的平均值分别为17.18 cm、12.61 m和0.1592 m~3,相比对照均值现实增益分别为3.56%、2.66%和8.00%,材积现实增益超过10%的家系数量达21个,其中材积最大的家系现实增益达到了31.43%,现实增益明显。依据材积和胸径变异系数进行的综合优良度分析显示,T71,T78,T122,T152,T106,T114和T88等24个家系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第3代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主要候选。

    2024年01期 v.45;No.216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施肥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谢胤;曹永庆;任华东;余祖华;尹必期;段生才;李看清;李丽华;徐志映;

    以5年生腾冲红花油茶幼树为对象,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设计不同元素、配比和施肥量19个处理,测定树高、冠幅、地径、叶片大小,以及春梢数量、长度、粗度和节间长度,变黄叶片、秋梢,以及感病叶片和枝条数量,计算年生长量和病害发生率,并进行综合量化评分。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每平方冠幅50 g能有效促进生长,100 g和150 g出现不良反应;在缺氮情况下,施入磷肥和钾肥并不能促进腾冲红花油茶生长;施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复合肥,腾冲红花油茶早期生长正常,但入秋后逐渐出现叶片黄化现象;每平方米冠幅施入氮磷钾比例为9∶1∶4的混合肥50 g对腾冲红花油茶生长促进作用最佳,施入量增加到150g则出现氮中毒反应;增施镁元素对腾冲红花油茶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综上,以3月和7月各施入一次N∶P2O5∶KO=9∶1∶4混合肥50 g·m-2冠幅最佳,施入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 g·m-2冠幅次之。

    2024年01期 v.45;No.216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平均胸径模型研究

    谢仕奎;

    混合效应模型逐渐被应用于林业领域,其不仅能描述数据整体的变化规律,还能反映数据之间的变化,使估计结果时更为准确。通过胸径来推算树高在一定程度上为林业调查提供了便利,以会理市123块样地为研究对象,构建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平均胸径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平均胸径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平均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极显著。(2)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无论在单个树种之间还是在整体上均表现最好(3)混合效应模型不仅可以反映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在平均胸径上的整体变化趋势,还能体现不同树种对其产生的影响,A IC、BI C的表现更优,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2024年01期 v.45;No.216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POI数据的四川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业双;樊宁宁;罗威;

    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四川省旅游资源POI等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算法、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来识别各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探究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四川省各类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明显并表现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层级趋势,总体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主要分布于成都市、德阳市、雅安市。(2)各类型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方向与景点类型分布特征吻合,现代人文类旅游资源的方向性和向心性均不明显,其余4类旅游资源的方向性和向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集聚特征。(3)各地市旅游资源分布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均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在市域内热点区域最多,水域风光和现代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冷热点在地区分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4)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其中地形、水文是影响四川省各类旅游景区分布的内在决定力量,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人口是影响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外在推力。

    2024年01期 v.45;No.216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研究简报

  • 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竹类植物资源调查

    郭惠珠;蔡长福;郭艺松;张毅;蔡邦平;

    根据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并结合查阅文献,对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竹类植物资源多样性与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竹类植物共有7属20种(含变型),其中新分布种2种;自然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复轴型及单轴型竹种为自然分布优势类群。

    2024年01期 v.45;No.216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竹菌共生体系在重度退化草地的作用效应

    肖析蒙;杨壮;廖鸿;龙文聪;刘君艺;杨瑶君;

    草地退化对当地生态、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缓解退化草地对植被生长影响、改善退化草地土壤环境,采用高吸水竹纤维与竹纤维共生菌组成的竹菌共生体系对重度退化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30%,总产草量下降>50%)的作用效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土壤湿度月均高24.74%,温度月平均低3.4%,7—11月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试验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27.48%、107.76%和187.76%;(3)土壤铵态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60.06%,41.05%,10.47%;(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真菌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5)试验组菊苣-将军叶长、宽、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2024年01期 v.45;No.216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entinel-1结合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比较——以鲁班水库为例

    苏子昕;青玲萱;王鑫;薛飞阳;王旭;秦翔宇;杨存建;

    基于sentinel-1数据结合sentinel-2数据和Landsat8数据,提取2017年—2021年鲁班水库五年间的水体年间变化,对所提取的水体面积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对鲁班水库水体提取的差异,经过水体指数的计算以及分析得到鲁班水库的水体面积。sentinel-2影像数据对水体提取的效果较好于Landsat8数据,sentinel-2影像总体分类精度达0.993,kappa系数为0.991,而Landsat8的总体精度为0.989,kappa系数为0.986。通过对鲁班水库这种大中型水体的水体提取选择使用sentinel-2数据较好。

    2024年01期 v.45;No.216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黑黄檀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研究

    田蜜;董晓娜;曾祥全;陈飞飞;

    为了解黑黄檀木材的基础材性,以云南西双版纳的黑黄檀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黑黄檀木材属高密度等级材,全干体积干缩系数小;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分别为60.13 Mpa、126.4 Mpa、80.82 kJ·m~(-2),对应强度等级分别为4级、4级、2级;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105.38 Mpa、85.12 Mpa和87.15 Mpa,其中端面和弦面硬度属很硬等级,为高硬度木材;木材的综合强度为186.53 Mpa,属高强度树种;木材的品质系数达277.83 MPa,属于高等级材。

    2024年01期 v.45;No.21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西南地区优良观赏白及属花色色差测定与分析

    李文俊;姜丽琼;浣杰;高素萍;雷霆;肖前刚;申萍;杨洪燕;何周建;

    对西南地区优良观赏白及属花色色差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究其与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收集西南地区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种质资源,测量表观性状并在标准光源D65下测定花瓣颜色,利用CIELab颜色系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可划分为紫色、深紫、粉紫、淡紫、粉、淡橙、淡黄和黄色等8个色系。花色色差与花期、株高、花茎高具备显著的相关性,色差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观赏白及属良种选育与亲本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1期 v.45;No.216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丘陵地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析——以仁寿县为例

    钟诗怡;杨青娟;

    “三生”空间识别与分析是当下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内容,丘陵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建设发展增量空间有限,因此其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三生”空间协调共融的问题亟需关注。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识别与分析,旨在反映丘陵地区在国家发展政策下区域空间布局尚存的问题,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以仁寿县为例,构建“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进而采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均衡度及优势度等方法,分析该县2020年“三生”用地分布情况。研究结论表明:仁寿县主生产空间分布绝对平均;主生态空间分布较为平均;均衡空间分布相对合理;而主生活空间在全县各乡镇分布悬殊,且“三生”用地格局与地形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从各类“三生”用地布局优化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4年01期 v.45;No.216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四川省樟科一新记录种——红楠

    高刚;蔡义平;谢纯洋;手木晓英;陈绪言;

    报道了四川樟科植物新记录种——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凭证标本存于宜宾学院植物标本室(KQ-1-012)。此次发现拓宽了该植物的分布区域,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樟科植物物种多样性。

    2024年01期 v.45;No.216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四川省4种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分布新资料

    黄琴;朱昭旭;毛颖娟;何松;何江林;王鑫;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四川省报春花科珍珠菜属4个新纪录类群,分别是近总序香草(Lysimachia chapaensis Merrill)、大叶过路黄(L. fordiana Oliver)、灰叶珍珠菜(L. glaucina Franchet)和丽江珍珠菜(L. lichiangensis Forrest)。文中精练介绍了4个物种的模式标本采集信息,主要的鉴定特征以及在四川省的具体分布地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DBI)。

    2024年01期 v.45;No.216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